他沒有文臣們對中官的那種天然厭惡感,人家對他好,他當然也願意接納,於是賓主相宜,商談盡歡。酒宴上發現韓全誨吃素,李誠中連忙命人立刻布置了菜蔬瓜果,令韓全誨很是感激,尤其是第二天,李誠中由韓全誨吃素猜測到此人恐怕信佛,便親自陪同韓全誨去了一趟和龍山,到龍翔寺敬香禮佛,並安排龍翔寺住持善行法師為韓全誨誦經祈福。
這年頭,中官早已不受藩鎮待見,韓全誨這些年也是受過朝中重臣和藩鎮節帥們欺淩過的,比如崔胤,比如韓建,或是對他呼來喝去,或是視而不見,或是直斥怒罵,或是肆意鄙薄。就算是外間傳聞與他交情深厚的李茂貞,對他其實也更多的是利用之心,並不怎麼看得起他。可這次來到柳城,人家李將軍不僅款待照顧,還細心揣摩他的喜好,就連上香禮佛的小事,都派兵封鎖了整座寺廟,清空山中閑雜人等,充分顯示了對他的尊重,讓他不禁大為感動。
臨別之際,韓全誨想起宋道弼所雲“此人乃吾輩中官知交”的話語,雙手拉著李誠中的胳膊連連晃動,感激之下幾乎哽咽,久久不願離去,倒令李誠中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李誠中連忙命左右取過幾個小箱子,借機脫離了韓全誨一直輕撫他胳膊的雙手,打開箱子讓韓全誨一一過目,道:“韓中使,一點小小薄禮,不成敬意。這是贈韓中使的,嗯……這幾個是贈宋樞密、景樞密、劉中尉、王中尉他們的,還請韓中使代為轉達。”
韓全誨連連驚呼:“這可怎生使得!”又道:“如今咱們中官式微,可惜不能替李都督再盡些心力……”
李誠中故作不悅:“韓中使哪裏話來?莫非李某便是那般勢利之人?千萬別提什麼要幫我的話,否則便是瞧不起李某!無論如何,韓中使將來如果得了大用,那李某沒什麼好說的,如果韓中使在宮中不甚得意,營州的大門永遠為韓中使敞開!”
韓全誨更是情難自已,眼圈都紅了,以袖拭淚,隻是啼道:“咱家知錯了,咱家知錯了。”
好不容易將韓全誨送走,李誠中立刻開始惡補關外各族的曆史知識,這是他入住營州之後所欠缺的功課,也是營州都督一職對他提出的必要要求,要知道,詔書中可是有一句“都督關外諸軍事”的。關外泛指關牆之外,就這麼一句話,可著實了不得,雖隻是一州都督,卻幾乎等於給了他當年大唐安東大都護的權力,也算是宋道弼等人不遺餘力拉攏他的厚禮了。
為李誠中補課的自然還是馮道,馮道這幾年很是用心研讀了關於東北的史料,占據柳城後,又向吳中佐借了許多這方麵的藏書和地方誌記,對關外各族的情況可謂精熟。此刻,他正在向李誠中講解契丹和渤海的掌故。
“萬歲通天元年,武皇登基的第七年,營州發生了一次變故。當時關外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白災,各族百姓生活無著、饑寒交迫,時任營州都督的趙文翽不但不事賑濟,反而借此搜羅各族中的美人珠玉,對各族首領和貴人壓迫過甚,視為奴婢。他的行為激起了各族百姓的仇恨和怨望,終於導致契丹夷離堇、鬆漠都督李盡忠的反叛,李盡忠率兵攻陷營州,斬殺了趙文翽。當時居住在營州的粟末靺鞨人也加入了反叛的行列。
武皇大怒,當即興兵,以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等二十八將出關征討,並以春官尚書、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統籌全局。但八月底,唐軍在黃獐穀遭遇了李盡忠的埋伏,全軍覆滅。”
黃獐穀一戰也是大唐年間比較著名的設伏殲敵的典型戰役,此戰後契丹人聲勢大振,在關外各族中威名漸顯。這一戰李誠中也略微知道一些,隻是對前因後果知道得沒那麼詳細。不由歎道:“契丹人還真是能打,這一戰我聽說過,盡顯契丹人的敏銳戰場嗅覺,利用地形以逸待勞,最終大敗唐軍。”
馮道道:“都督說得是,胡人善戰,李盡忠謀略過人,但這一戰雖然勝了,卻令東北各族明白了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