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2 / 2)

程奢道:“二郎放心,某即身為官府差員,自當秉公上報此事。卻不知那個羊山寨是什麼來頭,什麼人住在那裏,他們是什麼行止,為何大夥兒都乖乖聽命?”

郭二郎道:“羊山寨原本居住的是劉家,自從朝廷退出營州之後,有些遊兵潰勇敗逃至鬆嶺,被一個叫鄭則的人聚攏了。聽說鄭則以前也是營州都督府的軍官,武藝十分嫻熟,軍中威望素著,他將潰兵收攏後,看中了羊山寨的地勢,便住在了那裏。沒過多久,老劉家被屠戮幹淨,那個鄭則說劉家通胡,要出賣朝廷。其實究竟如何,咱心裏都明白。姓鄭的占據了羊山寨後,以抵禦胡人入寇為名,征收各村各戶的糧食,但那麼多年了,沒見羊山寨出去跟胡人打過,倒是跟山裏的幾大強寨打得不可開交,他們自己說是抵禦胡人,其實寨子裏卻收容了不少胡人棄民,都不幹人事,純粹是強盜土匪!”

程奢問:“羊山寨有多少人?”

郭二郎道:“鄭則前幾年就死了,現在羊山寨的寨主是鄭則的兒子,都叫他鄭天王,他手下有上百人,人人武藝精熟。羊山寨旁邊的氐裏窪和矛石鋪都對他唯命是從,真要打起來,能糾集起兩三百人。有時候還從各家村寨要人,讓咱們幫他打仗。”

程奢點了點頭,知道這羊山寨其實就是一占山為王的匪寨,又問:“羊山寨平時都能管到哪些地方?和羊山寨敵對的又是什麼寨子?”

郭二郎道:“從六家屯算起,石擔村、劉家窯、鬆林口、魚兒寨、氐裏窪、矛石鋪都是聽羊山寨的,左右就是沿河穀向下六七十裏地方,過了矛石鋪就是張家堡的地盤,張家堡是羊山寨的死敵,兩邊打了十多年了,有勝有負,連累著咱們這些村戶也整天擔驚受怕的。”

程奢繼續追問:“這些村子都有多少丁口?田畝有幾何?”

郭二郎道:“不少。單拿六家屯來說,除了郭家外,還有齊、白、任、李、賀五家,這五家某是知曉的,加上郭家,丁口兩千餘,田畝總有四千多畝,不過大多數都在桃花水旁邊。程科長不知道桃花水?桃花水就在山梁那邊,水流彙入小淩河,河穀兩岸也有很多好地,隻是咱們人少,耕種不過來。至於石擔村那些村寨,某就知道得不多了,不過某家和這些村子都有些交道,若是程科長想了解詳情,可以讓某家七郎陪同前往。有七郎在,他們都會多少給些照應。”

程奢大喜,能夠尋到一個山裏人當向導,當然是件好事,更何況這個向導還是郭家主事之人的親弟弟,此行應當會順遂許多。

當晚,程奢等人在郭家用了飯食,歇宿在此。第二天一早,程奢道別郭長順和郭二郎、郭五郎,以七郎為向導,開始了解和詳查這裏的民情。

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程奢帶領的第一組踏遍了小淩河上遊的所有河穀和村莊,跑遍了桃花水、三泉溪等小淩河的支流,點驗了一應人丁和開墾的田畝,各村各寨的民情風俗、地形地貌也記錄了厚厚幾大本。

按照事先在長史府商議的保密原則,程奢叮囑郭家切勿泄露他們一行的真實身份,郭長順等人自然心中有數,就連作為向導的郭七郎也表現得十分小心謹慎,隻說程奢等人是行商,準備開拓小淩河商路的。

當他們來到羊山寨後,程奢終於明白為什麼鄭則當年要將老巢選擇在這裏。這裏正當小淩河的一道急彎,山穀兩邊山高陡峭,不易攀爬。羊山寨立在一處山腳延伸的高梁上,卡住了山穀行進的通道。寨子雖然不大,卻當險處,若是堂堂正正的攻打,還不知要折損多少人馬才能收到成效。

程奢也不打算進寨探查,走了一個多月的山路,察訪過那麼多村寨,他心裏已經明朗了一件事情,要想收攬這片土地的民心,羊山寨必須鏟除。因此,他隻是將這裏的地形地貌記錄下來,再畫了個簡陋的草圖,便隨郭七郎回轉。

回到柳城後,程奢又等了幾天,待五個小組全部回來後,便著手彙總清查點驗的情況,同時將各組察訪的當地民風民情進行了認真的整理。這是一份極為重要的卷宗,直接涉及營州高層當前最關心的問題,卷宗編號——天字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