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子弟中卻也不都是要臉麵的,大多數人在家中嬌慣壞了,哪裏受得了這苦,隻不過三天的禁閉,就讓他們恨不得立刻插翅逃回幽州。除趙橫等三人外,其他人怯生生鼓起勇氣當場要求回去,言道哪怕背上“逃兵”身份也願意。趙橫大急,他拚命朝這些同來的趙氏子弟使著眼色,但那些人都一心要回幽州,遇見趙橫逼視的眼光,俱都躲躲閃閃的回避著。
薑苗也不難為這些人,當場安排士兵攜帶公文押送至平州,再由平州遞解回幽州。
開業典禮結束後,台上的軍官都匆匆離去了,如李誠中等人還有諸事纏身,要趕回去處理。薑苗作為軍校祭酒,則帶領著事先指定好的軍校教官先期趕往白狼山。學員們則在隊正劉金厚的指揮下,要步行前往白狼山。
在發放學員盔甲和兵刃的時候,又是趙原平跳了出來。趙家子弟的戰馬、兵刃和盔甲都在關禁閉的時候被收走,趙原平便吵嚷著要劉金厚將東西還回來。
劉金厚早看這廝不順眼,隻是冷冷道:“身為學員期間,一應私人財物全部清剿,訓練時所用的兵刃、甲胄由軍校統一發放,至於戰馬,隻有在學習騎射的時候才會安排。”
趙原平不服,此刻軍官都已經散去,趙橫與崔和見身旁沒有了軍官的威懾,也開始跟著哄鬧起來。
劉金厚喝道:“再敢鬧事,到了軍校後便稟明祭酒,軍法從事!”
聽說又要軍法從事,趙橫與崔和都不寒而栗,便不敢作聲。趙原平也不鬧了,但他卻不去穿戴統一發放的皮甲,不去取分給他的木槍。
劉金厚是最底層帶貫了兵的,對於趙原平這種軍中刺頭的鬧事並不頭疼,也不跟他多廢話,喝令幾個學員上來就要綁趙原平,準備移送軍法處。趙原平大喊道:“姓劉的,有本事跟老子一對一,仗著人多算什麼本事!”
劉金厚道:“咱們是軍伍,戰陣之上哪個跟你一對一,你以為是市井混混麼?”
趙原平道:“就算如此,老子不要這破爛盔甲,卻又犯了哪條軍法?”
劉金厚道:“《營州軍士兵作訓條令》規定,武裝行軍時不得丟棄隨身裝備,違令者禁閉十日!”
趙原平無奈,隻得認栽,劉金厚也不為難他,監督著他穿戴好皮盔皮甲,將木槍往他手中一塞,便下令出發。
五十三名學員被劉金厚分作了五夥,趙家剩下的三人也被打散分入各夥。趙原平最愛鬧事,被劉金厚分到自己親領的一夥兒之中,趙橫被分到學員二夥,崔和則被分到學員三夥。
軍校的訓練裏始終貫穿了建立部隊榮譽這一條,因此,從武裝行軍開始,劉金厚就宣布了“小紅花”製度。武裝行軍以各夥為小組進行,當天的行軍任務是抵達白狼水外的虎步灘。路程約七十裏。按照先後抵達順序授予各夥小紅花,第一名授予三朵,第二名授予兩朵,第三名授予一朵,第四、第五名沒有。
“小紅花”製度是李誠中參照穿越前小學上學時的經曆惡搞出來的,他轉授給了薑苗,薑苗又轉授給了劉金厚。小紅花是染成紅色的布花,軍校期間,按照學習名次授予各學員夥,軍校畢業時,要清點各夥獲得的小紅花數目,哪一夥獲得的小紅花最多,則該夥學員將在軍階上得到提升,同時在軍職任命上予以重點和優先考慮。若是哪一夥獲得的小紅花達不到規定數目,則該夥全體學員都要受到懲罰,這種懲罰甚至包擴降職。
崔和的學員三夥夥長是羅源安,這個人在營州軍中可謂起起伏伏。羅源安最早是鍾四郎手下的士兵,因作戰勇敢,在榆關立了軍功。其後隨隊來到白狼山,被提拔為一夥之長。李誠中在軍中開展大練兵之後,羅源安因文化課程和軍事課程拖了後腿,被降職為伍長。其後白狼山外和契丹品部決戰中再立大功,陣斬契丹品部步卒將領卜登。李誠中占領柳城之後開始擴軍,羅源安因功被授予隊正之職。
鍾四郎知道羅源安的根底,清楚他在文化課程和軍事課程上的短板,這次白狼山軍校第一期開業的時候,便將他塞了進來,為此,鍾四郎還專門找他進行過一番深入談話。在鍾四郎的耐心開導下,羅源安硬著頭皮向老上司表態,決定洗心革麵,表示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辜負老上司的一番苦心。
崔和在武裝行軍中的表現讓羅源安很不滿意,剛開始跑了不到三裏,崔和就揉著肚子哼哈起來。武裝行軍要求各夥抵達目的地時不得落下一人,所以崔和的表現直接影響到全夥每一個人。羅源安是個木訥的老實人,這種人通常都不太會說話,他們習慣以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於是羅源安跑到崔和身邊,提起腳來直接踹到崔和的屁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