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間(七)(2 / 2)

除了在軍議上他準備以大多數人的支持來壓製張興重、周砍刀這兩位老資格的軍官外,他甚至做好了準備,這種準備是從無到有慢慢生發的,當軍議召開,他說出上述那番話的時候,這個心裏準備最終得以形成。這個準備就是,哪怕張興重和周砍刀強烈反對,他也要堅持留下,哪怕這兩位昔日的戰友因此和他發生齷齬,最終離開,他也要堅持!

李誠中的眼神掃視全場,就見周砍刀咧著嘴起身了,他叉著腰開始大聲嚷嚷起來:“都頭,這話某早就想與你分說了,咱就紮在這裏吧,這個地方是個天然的險關,比榆關都強!咱守在這裏,隻要契丹狗賊敢進來,某就替都頭一個一個都宰了!”

沒想到自己當初預料中的最大反對者竟然第一個站起來支持自己,李誠中不由一陣愕然,沒等他回過神來,一向愛出風頭的王大郎也緊跟著大聲道:“說得好!咱在榆關能勝,到了這兒一樣能勝!就不信那幫契丹狗賊能奈何得了咱們。”

王大郎的話語剛落,眾軍官也紛紛開口,一個賽著一個表示讚同,孟徐興、焦成橋哥倆不必說了,鍾四郎也跳著腳的支持,氣氛之熱烈沸騰,實在令李誠中始料不及,就連李誠中最鐵杆的支持者薑苗都搶不上話頭,甚至趙大都一改那副唯唯諾諾的模樣,以連喊帶嚷的語氣扯出了他平生最高的嗓門。那感覺……李誠中怎麼越看越像是這些人在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向他表決心呢……

被大夥兒弄了個措手不及的李誠中將頭轉向張興重,就見張興重雖然沒說話,但毫不猶豫的點頭讚同,這位他手下最有分量的軍官在表示支持的那一刻,他終於徹底鬆了口氣。這次軍議無論從過程還是到結果,都非常完美,完美得超出了李誠中的想象。這種完美在最後軍議結束時終於超出了李誠中的可控範圍,讓他後背冒出很大一片冷汗。

當時張興重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周兵馬使和張刺史對駐紮在白狼山軍寨事宜的看法,張興重提醒李誠中,讓他好好考慮對策。張興重說完後,大夥兒都冷靜了下來,這個問題確實比較撓頭,誰都說不好那兩位大人究竟會否同意,如果不同意,那今夜大夥兒在這裏商議的事情,豈不全是無用功麼?就在冷場的時候,讀過書的薑苗冷不丁冒出一句話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軍議上頓時一片鴉雀無聲。

無論如何,軍議上達成了完美的統一,這種高度的統一令李誠中有些摸不著頭腦,軍議之後,他有些心虛的開始找人談話,談話的過程則再次重複了軍議上的一切,唯一不同的是,這些軍官們在私下麵對李誠中的時候,支持的言語更加火辣和熱烈。當李誠中與周砍刀談完之後,他終於明白原因到底出在哪兒了,當時周砍刀再次拍著胸脯表完態後,壓低聲音鬼鬼祟祟笑著對李誠中說:“都頭,放心去做!咱們老酉都的弟兄終於立了山頭了,大夥兒肯定支持你!”

天!原來他李誠中心裏那點小算盤,早就被手下軍官們看穿了!他終於明白了軍議時大夥兒的表現為什麼看上去像是在表決心,那哪兒是像啊,壓根兒就是!

說起來,李誠中還是沒有完全能夠理解這個時代軍人的思路,他認為應該藏著掖著不敢提及半個字的那點小心思,其實就是這個時代軍人的慣例。通過魏州北撤、平州鎮守、榆關奮戰,他手下這些老弟兄早已經按照這個時代的慣例逐漸打上了他李誠中的烙印,成為了依附於他的勢力。在這個藩鎮林立的時代,在這個傳承百年的老牌藩鎮盧龍軍中,同樣存在大大小小的山頭,他手下這些軍官們對於李誠中立山頭的作為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他們將以他的前程為前程,以他的榮辱為榮辱。李誠中將來勢力越大,他們的成就也就越高,李誠中將來若是沒有起色,他們的前途則一樣暗淡無光。這種關係就好像周知裕之於劉仁恭,他李誠中之於周知裕一樣。

當然,這種“小山頭”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立起來的,如果沒有當時酉都同為戰友的情分,沒有北撤的一路艱難,沒有平州出鎮地方的那種抉擇,沒有榆關城頭的浴血,這種小山頭並不能最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