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間(三)(2 / 2)

經過半個多月的搶收,榆關守軍終於趕在秋收期結束的時候,將榆關內的農田全部收割一空,就連關外二十裏範圍內那些因無人照看而近半荒蕪的農田也搶了回來。經過清點,合計得糧一萬七千餘石,關內畝均一石三,關外畝均七鬥。豐收的喜悅映在每一個人臉上,望著堆積如山的糧秣,李誠中咧著嘴笑了一夜。

搶收完後,李誠中還在自己屋內考慮如何裝車運回平州,薑苗就急匆匆打關城上下來,一邊下來還一邊大聲向李誠中招呼:周將軍來了!

周知裕來得很突然,也很簡單,不僅是他來了,就連平州刺史張在吉也一同來到了榆關。兩個平州最高級別的軍政大員同時出現在了關城下,隨同的隻是周知裕的幾個親衛和節度府的幾個參軍幕僚。

因為秋收的緣故,關城上的城樓至今沒有修葺,李誠中帶著周知裕和張在吉上到城頭視察一遍,詳細解說完上次和契丹人作戰的細節之後,眾人又轉到了他居住的地方進行軍議。這是一個簡陋的軍舍,這樣的軍舍沿關城內的校場邊上一溜排開,共有六十餘間,士兵每伍一間,夥長以上軍官每人一間。房間不大,李誠中所居住的房間已經是整個榆關內最大的,這麼些人進去連站都站不下,因此,周知裕吩咐隻由隊正以上軍官及刺史府幾位參軍幕僚參與軍議,才勉強都坐了下來。李誠中的床鋪上則擠著坐下了張興重、周砍刀、薑苗和趙在禮。

周知裕和張在吉首先誇讚了榆關守軍在這次應對契丹人擾邊的戰事中所表現出來的勇武,以及秋收中的辛苦勞累。接著,周知裕親自宣布了表彰和獎賞。

李誠中因帶領所部及時趕到榆關,並成功守住關城,晉左營甲都都頭、秩仁勇校尉、正九品上,因在秋收中組織得力,保障了平州軍未來擴軍的軍糧,檢校禦侮副尉、秩從八品下,待報節度府核準後,將去掉“檢校”二字。短短一個多月,李誠中由夥長而隊正、由隊正而都頭,階級由陪戎副尉而陪戎校尉、再躍遷仁勇校尉、檢校禦侮副尉,秩別更是連升四級,用後世的話來說,算得上“火箭式”幹部了。

這樣的升遷,其實有周知裕補償他貝州攻城大功、北撤保全士卒的功勞以及參與謀劃保全健卒營體係的辛苦在裏麵。在周知裕看來,李誠中這樣既能打仗、又對自己忠心的軍官,實在是難得的心腹,是將來“足堪大用”的人才!周知裕現在手頭缺的就是能夠獨當一麵的軍官,在他的設想中,李誠中將占據未來平州軍五個營之一的營指揮使一職。

自從前幾日接到節度府傳來的新的各州整軍方案,周知裕就已經動了這個念頭,若不是考慮到升遷太速對年輕軍官的成長不利,而且對整個平州軍的平衡不利,此刻李誠中任左營指揮使的請求就已經在去往幽州的路上了。

除了李誠中的嘉獎任命外,薑苗、張興重和周砍刀也得到了晉升。三人在榆關戰事中作戰有功,均升任檢校都頭,秩別為任勇副尉、正九品下,待將來再有功勞後轉為正式的都頭軍官。其餘有功的下級軍官,則由李誠中按照軍功大小提議晉升。

張在吉同時行駛刺史辟署權,因馮道在這次戰事中的良好表現,正式征辟他為平州刺史府司士曹,官階正八品上。從官階上來說,馮道一躍而位列在李誠中之上了。隻不過在這個時代,文官的品階就算再高,與武人的權力和地位相比,也是遠遠不如的。

宣布完馮道的任命後,張在吉談了談這次節度府新頒布的各州整軍飭令,按照這份飭令,張在吉和周知裕商議之後,決定將平州軍擴充到五個營,共計兩千五百人。當然,這裏麵還有一些東西,張在吉和周知裕並沒有向大夥兒透露,最讓他們感到滿意的是,除了規模的擴充上得到了幽州方麵的同意外,就連軍官的任命和編製上,也得到了極大的鬆解。換句話說,平州軍在這條新的飭令裏,得到的是整整五個營的正規軍官編製,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