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間(一)(2 / 2)

等到將這次契丹人的攻勢打下去,王思同喘著氣來找李承約。李承約正在清點損失,這一仗他手下的山後子弟戰死九人,重傷七人,輕傷三十餘人。重傷的那七人中,有一個眼見不活了,李承約拉著那傷者的手良久不語,過了片刻,傷者頭一歪,李承約輕輕將他的眼瞼合上。

王思同等了一會兒,見李承約一一探查完畢後方道:“三哥,某手下也死了一個,傷了六個。這些天裏,一共傷亡了六十多個弟兄,這麼打下去不是辦法。某仔細看了,這次攻上來的不隻是契丹人,還有一部分是靺鞨人……”王思同手下的銀葫蘆都以弓箭著稱,大部分都是射手,在守城中還損失了那麼多人,實在有點心痛。

李承約點點頭,道:“是啊,敵人似乎越打越多,某推測,他們可能征服了靺鞨。”

王思同忙道:“既如此,某帶弟兄下到關塞北側,打他們個埋伏可好?這般硬守,損失實在有點大。”

李承約想了想,道:“也罷,出去打一打也好。隻是你的銀葫蘆都不擅近戰,某給你一百個弟兄,你且小心!”

王思同一笑:“省得了!哥哥放心就是!”說罷,便下去布置了。

這個月裏,不僅是榆關和盧龍塞吃緊,沿長城一線的北口、鎮遠、薊門、孔嶺等各處關口全麵告急。契丹人一改往年隻是劫掠和騷擾的作戰方式,向長城各處發起了全麵攻勢。

幽州節度府,大帥劉仁恭坐於帥案之後,閉目傾聽著節度判官劉知溫的稟告。

“……按照各處關口上報的情況來看,契丹人在榆關投入七百人,在盧龍塞為三千人,北口兩千三百人、鎮遠九百人、薊門六百人、孔嶺關一千三百人,總計近九千人。此外,媯州廣邊軍、龍門縣等處也發現了契丹遊騎的蹤跡。”劉知溫詳細解說著當前的形勢,說到口幹處,也不客氣,直接取過身旁案幾上的茶水,一口飲盡。

劉知溫本為節度府行軍參軍事,在魏州一戰中獻土城之計而被劉仁恭賞識,回到幽州後更提出一整套詳細可行的整軍計劃,於是被劉仁恭任命為節度判官,倚為腹心。中、晚唐時期,節度判官權勢極重,不僅在政治民、發布政令,而且勾當軍機、參與謀算,隱隱有副使之責。劉知溫當上了盧龍軍節度判官之後,盡心竭力為大帥劉仁恭效力,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除了讓劉仁恭的中軍地位更加穩固外,更是初步緩解了收支緊張的狀況。

頓了頓,他接著道:“當下已經明確的是,榆關方向的敵人是契丹品部,鎮遠方向的敵人是契丹迭剌部,盧龍塞方向是突舉部,其中還有很多靺鞨人……”

劉仁恭忽然睜眼,插口道:“攻破鎮遠的就是迭剌部吧?迭剌部是契丹最強的部落,某幾年前曾與他們交過手……他們當有六千至八千控弦之士才對,看來契丹人的主力尚未露麵。”五天前,鎮遠關方向被契丹人突破,劉仁恭連忙派了部分衙內軍過去,契丹人才又退出了關口,卻已將該地三十裏的區域洗劫一空。

劉知溫點頭道:“大帥洞明。以某觀之,此番來襲雖然看似猛烈,其實仍是試探。”

劉仁恭問:“你們可有良策應對?”

劉知溫回道:“某等商議,擬調衙內回軍,向北阻擊契丹人寇邊。具體是……”他口中的衙內就是劉仁恭的二郎劉守光。劉仁恭一共生有兩個兒子,大郎劉守文親領義昌軍節度使,以滄州、景州、德州三州之地為盧龍軍東南屏藩。二郎劉守光則籌備組建了義兒軍,領義兒軍指揮使,扼守住了盧龍軍南方重鎮河間,並且在河間立下大功,將前來撈撿便宜的成德軍打得大敗,還擒獲了悍將梁公儒和節度使王鎔的獨子王昭祚。劉守光因此戰之功,又兼了衙內軍副都指揮使,衙內軍都指揮使由劉仁恭兼任,因此節度府上下又稱劉守光“衙內”。

沒等劉知溫說完,劉仁恭搖了搖頭:“調義兒軍北上?不可!咱們剛吃了敗仗,朱溫和李克用兩個匹夫對咱們虎視眈眈,隻是因為相互牽製,才沒有下一步的動靜。如今守文的義昌軍已經傷了元氣,若是沒有守光坐鎮河間,南邊就會立刻空虛,雖說咱們拿住了王鎔的心頭肉,但成德軍那幫跳梁小醜肯定不會就此甘心!和成德軍談得怎麼樣了?”

劉知溫道:“已經初步談妥了,按照大帥的方略,成德軍出錢十萬貫、絹五千匹、糧五萬石,東西到手後,咱們就歸還王昭祚和梁公儒。今後,成德軍還將每年送咱們同樣的數目酬軍。同時,成德軍徹底退出深州,節度府準備由李嚴出任深州刺史……”

注1:王敬柔娶的是劉仁恭的女兒,王思同實為劉仁恭外孫,小說緣故進行了改編,各位看官姑且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