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女情思(1 / 3)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長安城,長安事,何時才長安。

雨越下越大,天越來越涼,冷風拂過坐在窗前的女子,那纖細的身子瞬間打了個寒顫。

趙槿蕪回過神來趕緊將滑落身下了披衣拉了上來,細眉微皺自言自語的說道:“何時又滑下了?”

便用白哲的手指托著下巴繼續出神的想著,時不時地皺皺鼻子,咬下紅唇。

自皇上在接見使者時暈倒,太醫便亂如麻。恰逢黃河一帶水災泛濫,局勢動蕩,那些曾依附夏國的國家便更加蠢蠢欲動。

周邊的國家甚至商議聯合趁機發動戰事,那些平日裏依附夏國的小國轉頭就化為狼。

睿之哥哥隻得跟隨父親守衛邊疆。

國政動蕩不安,邊疆戰事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國不安,家何安!這戰事鬧得人心惶惶,卻也無奈。

皇上雖說早年戰功起身,做起了皇上卻偏偏重文輕武。這國家一片繁盛之景背後卻也有弊端,這仗打起來就知道輕武的厲害了。

總不能讓文官跑去戰前看著打仗,豈不是胡鬧嘛!這也難怪睿之哥哥也不得大展拳腳,一拖再拖不見回來!

自己的哥哥趙柯靳也跟著不願回來,跑到那荒涼而危險之地。讓家裏的人跟著擔心,卻連來信都很少。

趙槿蕪的父親是太醫,趙槿蕪比旁人更清楚皇帝此次出事並非偶然,乃是日積月累的操勞與尋歡讓身體垮了。

皇上其實倒也是個明君,不過明君也有放縱自己的時候。一旦國泰民安,紙醉金迷的生活誰不放縱啊。越老越糊塗,越糊塗越猜疑,非要緊握軍權不放鬆,這仗也就打來打去結束不了。

唉!皇帝如今又年歲已高,龍體是一日不如一日,靠的是昂貴的藥材和這也太醫院高明的醫術強行續命,不然也挺不到現在。

趙槿蕪又小女兒心思地想,這其中父親也是操了不少心的,頭發都白了不少,父親也太累了!

可是啊皇帝不上朝,戰事不斷,各國趁機都想吞噬夏國。白白養了這麼多年,果然都是蠻夷之輩一個個都是狼子野心。

氣的趙槿蕪狠狠地把窗簾上,隻聽“啪”一聲響。她不去理會,隻別過頭不去看外麵的雨了。

轉頭又想了起來,按理說立個太子穩定國局多好啊,大臣一勸再勸偏偏不立。不過立太子人選也是麻煩事。

皇上有四子,皇後之子齊弘逸,李妃之子齊弘悅,麗嬪之子齊弘言,徐嬪之子齊弘璽。

皇後所生的兒子,早年倒立了他當太子。可齊弘逸過於不爭氣,竟不知何時出宮一趟帶會個女子偷偷養在太子府裏。後來不巧被發現了便執意娶那個青樓女子胭脂,氣的皇上廢了太子,趕出了太子府。

皇後氣的也不行,打罵了一通,看在她懷上了孩子份上才沒趕出去。

皇後因此大病一場,後來太子齊弘逸自知錯了,淋著雨跪了一晚上皇後任不肯見他。

後來竟在出宮時發瘋嚷著要跑去寺廟剃度出家,不幸折了腿。皇後後悔不已,但卻為時已晚,又疼又氣。

趕緊為他娶了京城書香門第的王家之女王冉為正室,雖家世不高,但勝在家族名譽高,太子腿又那樣不能挑了。隨後才讓胭脂做個小妾。

後來那胭脂誕下子嗣,還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看胭脂雖從青樓出來但卻安分守己,細問身世也是可苦命人,還和王家同出師門。隻是父親過於傲氣蒙了冤才流落那煙花之地。

隨後才慢慢的才有所緩和,還親賜名為煙易。皇上看太子腿那樣也覺得虧欠,便不再追究,反有心提拔他,給他閑散王爺做做。

皇上倒想立他那寵愛李妃之子齊弘悅,齊弘悅雖聰穎,可卻剛今年也才剛過十一,沒娘家撐腰,光寵愛也不行的。

所以皇帝是想再熬熬,給齊弘璽培養勢力。可是父親及一幹太醫即使費盡心血,怕是也再難熬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