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牆內生活(2 / 2)

商洛宇一進去,介紹完自己和黃一曦,又說起白水州市的法律援助律師現狀。

黃一曦以前聽吳青意說過,白水州以前也缺援助律師,執業律師每年都得辦幾起援助案件,當時一個援助案件就500元,曾經有個青年律師,在沒有案源的第一年,就包了他們市一年三百多起援助案件,第一年就做了十幾萬案件,沒多久就成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在黃一曦當律師後,經濟好了,符合援助條件的案件越來越少,公職援助律師就夠了,不需要社會執業律師去做援助案件。

“你們沿海發達地區和我們這邊山區不一樣,山區的律師少,我以前做過司法局的援助律師,後來到律師事務所做執業律師,還是舍不得這裏,又申請了常駐值班工作。”

從言談舉止中,可是聽出龔律師很喜歡這裏的工作。

一個人如果對工作沒有興趣,那份工作就隻是糊口的工具,如果對工作有興趣,那份工作就不隻是工作,還承載著對生活的熱情。

說起常駐二十年的經曆,龔律師兩眼發光,“你們不知道,我常常覺得,在外麵人與人交往,常常都戴著麵具,而看守所,是一個人容易袒露本性的地方。

在這種環境下,他們會覺得隻有律師還能相處。基本上,他們與律師之間不會藏著、掖著,律師與當事人建立的關係,可能比外麵普通交往建立的關係還好。”

進看守所的,有的是“稀裏糊塗犯事”的小混混,打一架進來的,有的則很清楚自己犯了什麼事,有殺人不眨眼,也會有一些特殊的人群進來這裏,例如官員、警察,或法律界的人士。這些人進去後,麵臨的狀況難以預料。

“不管在裏麵,還是在外麵,最受歡迎的,就是我們這一行了,律師,要知道,我以前也遇到過一起傷害案,還曾感化過一個小夥子,他出去後還去學了法律,過了司法考試,後來也成了一名律師,遇到我整天師父師父地叫著。”

龔漢林律師聽到商洛宇和黃一曦會見當事人的情況,鼓勵黃一曦和商洛宇按照自己的想法試試。

能當律師,就是無刑事犯罪了,商洛宇和黃一曦心裏暗想。

許是看到兩個麵癱臉,龔漢林律師不再說起那個小夥子的事,繼續聊起剛才的話題“除了律師,受歡迎的還有法官,進了看守所後,很多人聽說法官也進來了,都帶著委屈來谘詢。以前一個法院院長進來後,曾經和我感慨,他說聽到的好幾起案子明顯過分,但他感歎自己同樣身處絕境,無力幫忙。”

“人都是在相同的環境下才知道心情是怎麼樣。”

黃一曦說起她少年時做過闌尾炎手術時的外科醫生,“他每次手術時聽到病人喊疼痛都很不耐煩,直到有一天他自己也闌尾炎需要手術,還找了醫院的院長給他做,最後在手術台上哭得稀裏嘩啦。”

那個法院的院長以前未必有這個覺悟,到了裏麵和他們處在平等的地位,才會將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