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完結(2 / 2)

雲州眾家言,若太子殿下處置計如琢,便將雲州拱手相讓。

太子早因搶婚一事心中有了疙瘩,有因二人平日裏政見多有不合。

權衡之下,竟然要計如琢幫著演一出戲。

計如琢看出了太子早已想退婚,於是痛快地先提出了解除婚約。

雲州並入,但雲州眾家族竟出爾反爾,不願獻出土地,遣散衛兵。

因這些人唯太子之命是從,計如琢要殺,太子卻不讓。

久而久之,計如琢心灰意冷。

借著計涉成親之時,帶上了母親,和計府一群人。

從新娘家接了新娘便前往幽州,太子要攔,卻為時已晚。

安王以王妃之位許之,計如琢不願。

稱若事成,她要相國之位,統領百官。

安王應,同時,聯合定王,從留州借道,殺入京都。

皇帝死,計如琢勸安王主動請定王即位,然後請命收複河山。

第二年,計如琢率兵攻燕城。燕城守將宋正親自出城請降。不費一兵一卒,燕城舉城相送。

之後幾年,計如琢,宋正,計馳,計慎四處討伐。

不過三五年,除了太子所在的盛州,雲州。天子的京都,留州。餘下各州,暗中皆為安王掌控。

然後,計如琢攻盛州,盛州百姓歡呼雀躍。

竟有家中有子弟守城門者,令之開城門,迎計如琢入城。

盛州多出城門皆開,太子知大勢已去,自縊而亡。

盛州既得,雲州不足為慮。

天子早知上當,卻攝於安王勢大。不敢輕易發落,派了許多高手刺殺。

刺客被安王抓住,天子刺殺功臣,引得諸多將士憤懣不已。

大旗一揮,造反得了。

京都淪陷,天子出逃。

安王登位,設相國。

力排眾議,讓計如琢任相國。

改國號為安,年號平安。

平安二年,計如琢變法。想將士族大家土地收回,分諸百姓。

舉國歡慶,但此舉將所有為官之人,大家士族得罪透了。

這些人公然在朝堂之上,對計如琢口誅筆伐,並逼天子廢相國之職。

計如琢言,既然不識趣,直接打服就好。

可一同打天下的將領成了新貴,自然不想放棄辛苦得來的權勢土地。

結果可想而知,朝堂上人人叫喊著處死相國。

叱雞司晨,天降大禍。

蝗災,旱澇接踵而至。

天子無奈,將相國下獄,秋後問斬。

過了多年,卻有人聲稱在盛州見到了曾經的相國大人和將軍宋正。

天子設科舉,許多籍籍無名的人中舉。

經查,全為盛州所出,師從神秘。

這些人為官多年之後,竟舊事重提,要再次變法。

卻再次失敗,這些人安分下來。大力保舉師門中人,出任小隸文書等。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於將士族擠出朝堂。

對新帝提出變法,新帝允,變法大獲成功。

有知情人說,當年處死的,是一個女囚,不是什麼相國大人。

然而事過多年,在追究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