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諸多部族、部落前來諾德郡對阿斯蘭汗張延偉行臣服禮,如、科米人、涅涅茨人、愛沙尼亞人和東北的諸多烏戈爾-芬蘭係的部落不足,整個北方徹底加入了汗國,最起碼從法理上成為了金汗的一部分,到時候就算有叛亂,那就是平叛而不是再征服了。
諸部落臣服之後,張延偉肯定不是讓他們僅下跪那麼簡單,但也沒多複雜,畢竟實情就擺在這,生產力實在太落後,而且這些部落首領全為文盲,所以不能太複雜,告訴他們作為金汗的部落將世代臣服與張氏的可汗們,為汗國繳納貢品和軍賦,如皮毛、琥珀、糧食和兵源等。
而汗國會保證部落首領及其家族在沒有背叛王室和繳納貢賦的前提下,他們世代統治當地部落的權力,如果遇到外敵入侵,汗國將接納和保護他們,並用無力擊敗和驅趕外敵,保護其領地和家族。接著是頒發冊封詔書,承認他們為某某某地的封君首領,以及賜予頭銜,如諾德郡的斯洛文尼人部落,之前維京人統治的時候他們躲進了森林,沒有跟隨其作戰,現在張延偉把整個斯洛文尼人劃分為三個部落,恢複了他們對部落的統治,並都被冊封為男爵,各自統領他們的的部落。當然他們的人口都很少,落後的生產力,而且地處茂密的森林區,以漁獵為主要的方式獲得資源,人口增幅很慢,雖然人口少的但是張延偉還是讓其分成三部。
並且從此以後金汗的官員和貴族將不能直接稱呼這些斯拉夫人為、羅斯人或斯拉夫人、不能讓其有歸屬感和民族主義的身份認識,稱呼其部落、部族、氏族、地名等小範圍的名字。一個種族之下有著數不盡的部落、部族、氏族,不能給這些蠻族一個龐大的身份歸屬和認同稱呼,不然稱呼著稱呼著就真成一個民族去了。
這已經成為了金汗的一條隱匿性規則,畢竟作為統治階級的金汗人自己人口太少,不能製造出一個強大的對手隻能分化治理,並且張延偉決定不阻止這些蠻人互相征戰、吞並。
戰爭肯定會有戰俘奴隸的產生,金汗就通過購買、征收戰利品和賦稅的方式讓那些戰敗的奴隸成為自己的人口,女人可以為金汗人生育更多人口,強壯男人可以服兵役、不強壯膽怯的可以用來做奴隸、農牧勞動力、礦工和伐木工等等,而孩童可以從小培養成忠誠的家奴和士兵等,都有用處。這樣就能解決一些部落通過吞噬的方式強大起來威脅自己的一種方式,並且如果實在沒辦法,就找借口直接發動戰爭殺死那些野心勃勃的部落。
況且本次對北方的法理權戰爭已經狠狠打擊了一些強大的部落,而人口眾多的部落在中部、南部和西部的眾多斯拉夫部落集團,如中部的德列夫利安人、波利安人、沃裏尼亞人等這些部落因定居與河流眾多以及森林覆蓋較少的區域農業相對北部較發達所以人口眾多,但這些部落受維京人的征服加入基輔羅斯,而張延偉祖父張承奉和父親張啟晟率領的金汗人對基輔羅斯的戰爭,這些部落集團又臣服了金汗,早已失去了進行抵抗的能力,殘餘的早就編入了眾多的貴族貴族領地內當農奴和士兵,部落早已解散。早早投降的部落氏族首領們,雖然地位得以保全,但失去了獨立性,必須要對金汗擁有軍功以後才能獲得頭銜和封土。
沒了威脅,雖說還會有相當一部分會叛亂,但那些金汗軍事貴族裏的刀把子捏的太緊,讓他們產生了巨大的恐懼,有骨氣的要麼成為京觀塔的建築材料,要麼被砍斷大拇指,在為貴族的領地做建設和開采資源。
北部的情況是,地處冰原、沼澤和大森林,部落數量多且分布分散,但眾部落的人口基數小,好征服,難納入統治,隻能在地理位置優越的地方修建堡壘、城鎮進行逐步蠶食納入管理,科米人、楚德人、卡累利阿人、米利亞人、莫爾多瓦人等等芬蘭-烏戈爾係部落同樣雖然部落多但人口基數一樣少,北方多處於亞寒帶地區發展潛力真的太差,但擁有珍貴的金銀礦、木材、動物、厚樸和油脂等資源。
所以諾德郡就作為一個直接管轄的地區,作為插入這裏的一柄利劍震懾壓製北方。以諾德郡管理當地諸多的部落,並不斷從周圍吸納人口,為這座北方軍鎮提供兵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和工商業人口,而諾德郡周圍那些金汗人無法直接管理的地方隻能冊封眾多的領主貴族和武士以及拉攏當地的上冊首領和祭司階層,承認神權領袖和封建主領袖的權力,通過這些封建貴族間接管理當地。由這些貴族勢力代理當地向身處漢京和藍田的可汗臣服。
所以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裏,文書們按照張延偉的要求起草了眾多的冊封詔書,張延偉審閱後,冊封了那些臣服的部落首領們,讓他們成為金汗貴族的一員,享受高貴和世代權力的繼承,當然前提是接受金汗的管理,管理的最基礎就是征兵和征稅。
而本次參與戰鬥的許多來自於奴軍、新征募的戰士、武士他們來源廣泛,德列夫利安人、沃裏尼亞人、可薩人、佩切涅格人、馬紮爾人和阿蘭人、哥特人、希臘人和高加索人等等,許多因軍功,獲得了地位的升遷,成為了職業的軍事階層,專職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