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哈哈大笑,這是父子二人以前看星爺的電影《九品芝麻官》時,兒子提出的問題。
“老趙,帶小傑去廣場上鍛煉了。”隔壁住的是一對40多歲的中年夫妻,男的叫王明青一個礦泉水站送水,女的叫李秀芹在明水市鞋廠工作。
兩口子也是從明水市鄉鎮進城的務工,他們進城三年多,搬到17號院落也近一年了。兩品子以前為了方便照顧在城裏讀書的兒子租住的是一套兩居室。去年兒子考上了大學,兩人為了結約開支,就到17號院落租住。
暑假時,王明青的兒子王宇回到明水市,看見父母租住處。年輕人臉皮薄,還有一些虛榮心,就和父親起了掙執,覺得父母居住在17號院落有點丟人。
聽著兒子大聲指責,李秀芹在一旁悄悄的抹淚。王明青掏出一支煙點燃放在嘴上,然後靜靜的聽著兒子的數落。王宇話中無非就是父母租住的地方髒亂差,讓他無法下腳,話裏話外透露出自己麵上無光,不敢帶同學回家,也不敢向同學說起自己住的地方,甚至連自己也不想來出租屋。
兒子的一番話語沒有讓王明青臉變色,當然他本來就黝黑的臉就算變色也看不出來。
王明青丟掉煙頭,用腳狠銀的踩滅,指指李秀芹身旁的凳子,示意王宇坐下。然後,拿起茶垢明顯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吐掉吸進嘴裏的茶葉,慢悠悠的說:“小宇,你爸我沒有讀多少書,做的也是下苦力的活,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來。你讀高中以來,我們沒有怎麼好好說過話,應該是電視裏麵說的青春期吧,高中三年我對你說的話,十句有九句你不是反駁就是認為我說的無理。你現在讀大學了,早過了18歲,應該過了青春期了吧。”
王明青看了看坐在李秀芹邊上的兒子,見兒子不可思異的望著他,又開口:“這都電視裏麵看的,我也說不上什麼大道理。先說價錢,這房子一個月隻要150塊,我跟你媽兩人完全夠住。這地方偏僻、雜亂是事實,但比起,你讀高中時,房租便宜近1000塊錢,那時候你學習累需要好好休息,所以租的小區好一些,現在就我跟你媽兩人,該省的就得省。這些錢省下來,我們不是用去吃喝玩樂了。你讀大學的學費、生活費比高中時多了多少,你也清楚。供你讀書的錢是怎麼來的?就是這樣省下來的。再加上你爺爺身體不好,雖然你大伯、二伯和三姑家條件好一些,知道我們這些年供你讀書花費不少,所以對我們家的要求也不大。我做為你爺爺的小兒子,每月還是應該要孝敬還是要拿出來,就算少一些,但絕不可以缺。
去年,送你去學校回來後在火車上和其他家長聊天,才發現送你上大學後,我們的責任還沒有結束。生在我們這樣的家庭,你畢業後,除了有學問外,就是一窮二白。畢業了,找工作、租房、買房、結婚,都要一大筆錢。先不說彩禮,就是買房首付款,那也是一大筆。
靠你自己掙,要多少久?讓女孩子和你一起掙?說真話,現在不像以前了。同等條件下,誰不願意找一個家庭條件要好一些的?我和你媽還年輕,身體也沒有毛病,工作雖差,但不是很累,我們多給你攢一些錢,你以後就能更輕鬆一些,我們看電視裏麵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太苦了。”
看著兒子想要張口,王明青示意兒子繼續聽:“我們知道你有孝心,看我們住的地方條件差,是心裏難過,而非覺得丟臉。可能,你會說,以後靠你自己掙錢買車買房結婚。但我們華國的父母是為誰而活?都是為子女兒活,我們隻有你一個兒子,你的一切就是我們活著動力,我們不是不會享受,而是知道身上責任的輕重。說句丟人話,我們在你買房、結婚上出了錢,以後在親家麵前說話都會硬氣一點。麵對將來的兒媳婦,也不會被說來的抬不起頭。”
“我一定給你們找個孝順的兒媳婦。”王宇眼含淚水的回答父親,並且雙手緊緊挽著母親。
“我們相信你,而且相信以後的兒媳會孝順我們的。”王明青知道自己說的話,兒子聽進去了。他又指著隔壁房間,輕聲的說:“我們隔壁住的鄰居叫趙天華,當然,你應該喊趙叔叔。他兒子小傑,三年前出現大腿肌肉萎縮,先醫了大半年,花光了積蓄,他老婆看著越來越糟糕的生活,毅然離婚南下打工去了。他為照顧生病的兒子,吃的差穿的舊,差點工作都丟了。小傑沒有爺爺,小傑奶奶六十歲了,為了醫藥費,還要去飯店打工。兒子,我們不算苦的,真的。”
一家三口感歎,趙天華真是稱職的父親,也是華國千千萬萬父親母親縮影。
第二天,王宇回老家看望了爺爺,在老家待了三天後。再次回到城裏,通過同學聯係上一家教育機構,當年全市高考排名前10的王宇成為高一補課生的老師。他住的還是17號院落,在父母的單間裏打地鋪,沒有單獨出去住,經常空餘時間幫助隔壁的趙傑補課。
隻是偶爾,王宇要到趙天華家借住,理由是“看父母眼神不對”,王宇、趙天華相對而笑,一幅“你懂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