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壽禮(1 / 3)

展奴。都準備好了吧!”看著他那此兄弟侄,獻上攢“李元嬰慢慢移到李治身後,小聲問道。

“小皇叔放心,都已經準備妥當了”。李治掂了掂手裏捧著的托盤,一臉喜悅,不過隨即又遲疑道:小皇叔,既然我們已經把《孝經》給趕印出來了,那您為什麼又突然要讓雛奴把那些活字印刷版麵也帶進宮來啊?”

“這些天辛苦雉奴了!”李元嬰微笑道:小皇叔前兩天想了想,我們今天備的這份壽禮,表麵上是一本《孝經》,但其實質卻是活字印刷術,而那些活字版麵,正是活字印刷術的精華所在,若是將其棄之,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

“小皇叔說的是!”李治點了點頭,下意識地往後麵看了看,雖然道理是不假,不過那兩大箱東西也太顯眼了點!

這邊李元嬰和李治在下麵竊竊私語,那邊李元曉也把早已準備好的壽禮給呈了上來,一張黃澄澄的斑瀾虎皮。

“皇兄,這張寅皮注門是臣弟前些日在鍵州郊外打獵的時候親手獵到的!尋思著馬上就是皇兄的壽辰了,所以便它給留了下來,等到皇兄壽辰的時候進獻給皇兄!”李元曉得意洋洋地拱手說道。雖然李唐宗室皆尚武,包括李世民在內,沒有幾個是不喜歡打獵的,不過能像李元曉這般親手獵一頭斑瀾大虎卻不多見,因此李元曉也確實有得意的資格。

“好一張寅皮!二十一郎真吾弟也”。李世民本就是個好打獵的主,今天又是他的生辰,見到一張這麼漂亮的虎皮。也是一陣欣喜。

旁邊的長孫皇後也讚道:“二十一郎武藝過人,可惜如今天下已定,宇內澄清,無所施耳,若當天下未定時,陛下得二十一郎豈不美乎!”

“皇兄、皇嫂謬讚!”李元曉喜滋滋地退了下去。不過對長孫皇後的話卻不以為然,雖說現在天下已定,但是周邊的西突厥、吐蕃、薛延陀、高句麗等等還都不怎麼安分呢,就說征討高昌的大軍,也才在半個多月前剛剛從長安出發,可是能用他李元曉為帥,為將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李元曉自己也沒抱這個幻想,他對現在鍵州刺史這個職官還是很滿意的!宗室諸王,除了留京不之官的少數幾人以外,就屬漢王李元昌和他距離京師最近了,一個在秦嶺邊上,而另一個就在潢關外!

雖然前些日在一起打獵的時候,李元嬰也從李元曉那兒聽說了他在統州的山林裏射死了一頭斑瀾大虎,不過卻沒想到李元曉進獻的壽禮竟然就是從這老虎身上扒下來的!心裏還真為李元曉捏了一把汗,李世民自己是喜歡打獵不假,但吳王李恪、漢王李元昌、蜀王李惜,還有已經伏誅的李佑,都曾因為攻遊過度而被申斥,甚至罷官過!

同時也有些奇怪,前幾天他就是以這個為借口,才拒絕了李元曉再一同去城外打獵的邀請,按理說李元曉應該會有所注意才對吧,怎麼還這麼莽撞呢?

也許是因為來不及重新準備其他壽禮吧,李元嬰這般猜測。

看到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皆對李元曉讚賞有加,李元嬰這才放下心來,看來李元曉這回是賭對了!不過李元嬰隨後又仔細琢磨了一下。腦袋靈光閃,頓時明白過來,這李元曉還真不莽撞,李恪、李元昌、李惜、李站,一個接一個地因為過度狩獵而被李世民斥責不假,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有人彈劾。而今天是李世民一年一度的壽辰,誰會自討沒趣尋李世民的不自在呢!

可惜李元曉沒有想到,李元嬰也沒有想到,還真有觸這個黴頭的人”

李元祥本就因為被貶為建州刺史而心裏麵窩了一把火,建州在什麼地方?就是今天的福建南平,嗯,要是換成一千四百年之後還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是李元祥所處的年代可是大唐貞觀年間!這時候的建州能有什麼,恐怕連人都沒有幾個,掰著手指頭算來算去,一共也就倆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