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走進算了(2 / 3)

………………

“丫頭,諾洪在叫你呢?‘公主’!”落顏一臉嫵媚的看著我,可她卻故意把那兩個字拖得很長——“公主”,聽起來給人一種戰栗。

“對不起,我進去換衣服,你看我……”我紅著臉,逃也似的,跑回房間。

我不知道為什麼,從小到大那句話被諾洪說了那麼多次,我都沒有紅過臉,哪怕是在外婆和他爸爸媽媽麵前,我也鎮定自若,可今天……

或許是因為陌生的人或者說不是很熟悉的地方的緣故吧。畢竟自己不是一個外向的孩子。以前除了諾洪和外婆我不喜歡對其他人講話,因為外婆告訴我,很多人都是騙子,特別是男生,就如那個男人,那個放煙花的人,那個讓我來到這個世界卻不給我堂堂正正理由的男人。

可是我卻不明白,為什麼外婆還是總對我說,叫我別恨他們。

也許很多事在大人們眼裏,是不允許被孩子知道的,沒有理由,因為他們說不需要。可什麼才是理所當然呢?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可日子還得繼續過,不可能因為不知道,然後就不生活。我不是一個挑剔的孩子,這也是外婆說的,可我卻始終沒有學會隨遇而安。離開,然後來到算了,在每個有風的夜晚,我總是夢回外婆家的小院,小院中的搖椅,搖椅上的老人,還有我光著屁股的童年,和童年的“公主”。然後就突然醒來,然後就一夜一夜的難眠。

十月一日——國慶,對於所有的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偉大而神聖的日子,華夏歡騰,九州同慶,當然,平昌也不會例外。每年都會有來自四麵八方的人們在伯堅廣場舉辦一年一度的煙花盛會。

伯堅廣場是平昌的一塊聖地,因為旁邊就是烈士劉伯堅的紀念館,和墓地,所以因此而得名,大概可以容納五六萬人,每年的“十一”這裏總是人山人海,響聲不斷,從不同的地方擁來的不同的人們,帶著各種不同的煙花,來這裏抒發不同的心情。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伯堅廣場的煙花,還和外婆來看過一次,不過也就隻是看。可那個時候聽外婆說,人們是為了紀念新中國的成立,和對烈士劉伯堅的瞻仰、吊念,平昌是烈士劉伯堅的故裏。開始都是些爆竹和鞭炮之類的東西,而且人還很少,一般都是一些富人,或者說“黨國忠實者”,因為那個時候政治上“不清白”的人,是不被允許進入的。直到後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也不再那麼保守了,那些爆竹鞭炮都逐漸被煙花代替了,於是十一來這放煙花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可大多數的人卻都不再是純粹的為了紀念和吊念。

去伯堅廣場放煙花,是蘭姐和我們計劃了很久的事,剛到算了沒幾天蘭姐就把我們找在一起,說得我們是怦然心動,特別是對於我和諾洪這樣的鄉下丫頭和小子來說,簡直就有些迫不及待。

我們所有的煙花都是可可他爸提供的,隻記得那天我們研究到最後,都不知道去那買上好的煙花的時候,可可給他爸打了個電話,然後下午就有人給我們送了一整麵包車煙花,全是上好的,在平昌都很難見到。我不知道可可他爸是幹什麼的,可既然一個電話就可以叫一麵包車上好的煙花,也一定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可為什麼他的眉間還有那麼多的憂傷?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吧。

十一的時候,我和落顏很早就去了伯堅廣場,找了一塊靠欄杆的地方作為“陣地”,然後諾洪和可可跑了好幾次才把所有的煙花搬了來。累得他們氣喘籲籲,落顏去小賣部給他們買了鮮橙多然後拿出紙巾使勁的幫諾洪擦臉上的汗,在一旁的蘭姐看得忍笑怔怔……

好不容易終於等到夜幕降臨,然後我們各執煙花然後一、二、三一起點燃,於是各色的煙花在天上盡相綻放,紅的,黃的,綠的,絳紫,橙白,草青……看的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隨著煙花一起升起的還有呐喊,歡笑,尖叫……

廣場的那邊,還有露天舞台,隨著煙花的點燃,音樂也在那邊響了起來,然後人們在煙花的絢爛中,隨著音樂的節奏人們載歌載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