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八月,京城。
拂曉。
光芒在遠處的地平線若隱若現,京城開始籠罩在一層淡淡的晨曦中。
一道急促的馬蹄聲劃過京城的大小街道,驚醒了一眾熟睡中的京師百姓。
乾清宮內,晨風打著旋在殿中刮過,傳來一陣透骨的涼意,崇禎皇帝一陣哆嗦,忙掖了掖滿是補丁的袍子。
拿起一本奏折,崇禎皇帝心情卻是有些煩悶,坐在冰冷的龍椅上,呆呆地看著門外。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今日的雲層太厚,遠處明明看得到縷縷晨曦,但頭頂的天空卻是陰沉的有些可怕,有一種薄暮昏暝時分的灰暗,令崇禎有種如同置身於世界末日之中的感覺。
就在這一年。
闖王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
二月伊始,京師大疫。
三月,湖廣左良玉部嘩變。
四月,清軍叩關進犯。
五月,張獻忠部攻克武昌,殺楚王全家,建立“大西”政權。
六月,第四次下罪己詔,譴責自己的失德和過失。
正當崇禎皇帝心事重重之際,一陣急促地腳步聲將他拉回了現實。
“皇爺,衡州八百裏急報!”
崇禎一驚,一種不祥的預感從心中油然升起,雙手有些顫抖地過太監手中的急報,急不可耐地看了起來:
“臣桂端王遙請陛下聖安,崇禎十七年七月十五,月明星稀。
突現烏雲蓋頂,電閃雷鳴,天穹巨渦突現,有巨鸞自湘水破空而出,遮天蔽日,連毀城東房舍上百間,致東城大火。
後墜於桂王府,盡毀王府大半,府城死者百餘人,臣四子永明王死而複生......後僥幸將巨鳥降服!”
崇禎皇帝看的悲憤不已,卻又驚異連連。
悲的是距上次桂王府垮塌貌似也就十年不到,如今桂王府居然再次天降橫禍,死傷慘重;
驚的是那永明王竟能將那異鳥降服。
見密信足足數頁,崇禎皇帝便繼續往後閱看:
“據報,賊寇張獻忠自武昌親率20萬大軍南下,水陸並進,直奔嶽州。
曆觀福、楚、惠等藩之遭遇,賊寇圖謀吉、桂、瑉三藩之心昭然若揭。
臣抱恙日久,深感末日來臨,三子由楥亦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已不堪大任。
四子由榔本生性忍柔,卻有幸得神鳥加持,近日行事果斷且頗有章法,日前臣已將王府大任交於四子永明王決斷。
此番獻賊來犯,臣父子願傾盡家財,舉封國之力,合吉、瑉二王與賊決一死戰!
若不勝,臣唯有一死謝罪耳!
唯膝下四子一女羈絆良久,難以釋懷,若僥幸逃得性命,日後懇請陛下照拂,以續血脈......”
一封類似於遺書的急報,令崇禎皇帝看的痛哭流涕,頓生兔死狐悲的感覺,頓時咬牙切齒地說道:
“自崇禎十四年以來,各地藩王已亡數人,個個死於賊寇之手。
朕發誓,定要將賊首千刀萬剮,抽筋剝皮,以解朕心頭之恨!”
“王承恩,擬旨:
湖廣布政使司下轄之嶽州、長沙、常德、衡州、永州五府,兵馬統歸桂王府節製,迎戰流賊。
著湖廣左良玉官複原職,令其即刻率部圍剿賊寇,不得有誤!”
“再傳旨兵部右侍郎王家彥,令其領兵部尚書銜,即刻攜旨督師湖廣!”
“老奴遵旨!”
.......................
衡州,自古便是刀兵四起之地。
得益於三水交彙,從衡州沿湘水上可溯廣西、下可抵嶽州,經耒水可南抵郴州轉廣東。
崇禎十六年八月,丹桂初開,花香四溢,整個府城盡皆顯現出一幅忙碌的景象。
源源不斷地流民自府城北門湧了進來,在知府衙門的引導下,一批又一批被分派至桂王府和城東一帶。
聽聞半月前天降巨鳥,城東府牆被砸出一個大窟窿,就連桂王府也被毀去大半。
如今流寇大軍壓境,時下正需要大量工人參與修葺。
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入城時官老爺們的保證,凡是出力的便有一頓飽飯吃,這才令大家爭先恐後地參與到修城大軍中。
“突突突突......”
“噠噠噠噠.....”
“砰!砰!砰!”
南城突然傳來一陣震天的炸響,剛入城不久的流民們大吃一驚,更有人驚慌失措地大哭道:“不好了,流賊打到衡州了!”
一旁的官差見狀,上前對著那哭鼻子的人就是一腳,又淡定地對眾人說道:
“休要驚慌,那是王府衛隊在練習新式火器,若是再有人信口雌黃,擾亂軍心,休怪我手中皮鞭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