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之前夏城附近突然出現一夥強盜,也就是蘇婉央遇到的那群強盜,他們經常搶劫過往百姓。
他們發現沒有人管他們,於是就愈發猖獗起來,最開始還隻是搶劫一些財物,到後來不僅搶東西還會殺人,看到漂亮姑娘就想搶上山,要是不從,直接當著親人的麵就把人家姑娘給玷汙了,弄得人家破人亡。
長此以往,那夥強盜也愈發不顧及了,有人怕那夥強盜進城來,於是就向顧懷誌稟告過這件事,當時顧懷誌正在和兩個女人親熱,丟給外麵的人一句:“這點小事還要來稟告我,既然這樣,早點把城門關了不就好了,強盜也不敢白天進城不是,真是的,這點兒道理都不懂,白養你們這群人了。”
那前來稟告的人見顧懷誌如此無所謂的樣子,也隻能是按著顧懷誌的意思辦,顧懷誌也根本不管他們這些人,於是他們開始慢慢變得跟顧懷誌一個樣了,能夠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誰都想。
還有強搶漂亮姑娘這件事,之前有家姑娘因為顧懷誌家破人亡,全家搬遷到其他地方後,隻要是有女兒的人家,都不敢讓他們出門了,就怕在路上遇到顧懷誌,落得個跟之前那家人的下場。
顧懷誌從小讀書識理,但是殺起人來毫不猶豫,反而還樂在其中,時常打罵身邊的下人,甚至打死這都是常有的事情。
不光著以上列舉的這些事情,顧懷誌做的那些壞事還有很多,比如強占老百姓的房屋田地,出去吃飯不給錢,搜刮民脂民膏來滿足自己的欲望等等。
老百姓有冤無處申,隻能自己咬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這幾個月就像生活在地獄裏一般。
要不是逸王來了夏城,恐怕顧懷誌還會更加肆無忌憚,現在逸王還因為自己這個不爭氣的兒子受了重傷,他這個當父親的也是罪責難逃啊。
如今已經鑄成大錯,他這個當父親的也隻有大義滅親,才能對得起夏城的百姓了。
這夏城的事情蘇婉央之前已經猜得八九不離十了,不過從顧城首耳中聽到這些事的時候,蘇婉央卻覺得有一股莫名的心酸。
顧城首這輩子沒幹過什麼壞事,一心為老百姓做事,做的還都是好事,生了個兒子,雖然時常打罵他,但是總會把最好的東西給他,教他做人的道理。
但是現在,他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不僅要害自己的親生父親,還辱了顧家的名聲,害了全夏城的百姓,傷了蘇婉央,傷了逸王,就算株連九族也贖不了他們的罪啊。
顧城首比她父親大不了幾歲,但是現在的顧城首看著老了很多,頭發胡子都白了,臉上也寫滿了憔悴的滄桑,這短短幾個月好像瞬間老了幾十歲。
說起之前顧懷誌做的那些事情的時候,顧維之眼睛還泛著淚光,他怪的不是顧懷誌,而是自己,是他沒有教好自己的這個兒子,才造成今天的局麵,他是萬死難辭其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