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侯名成啟銘,幼年時父親戰死疆場,由寡母荀氏撫養長大,期間由世交令國公沈曜幫扶提攜,年紀輕輕已在沙場立下不小戰功。當年令國公更是將嫡女嫁與這位故交之子,婚後二人亦是十分美滿。不過大勝羯族歸來之後,軍將跨馬進城,威風八麵的小將,年輕有為又神采英拔的永寧侯,被昭德長公主與輔國公的小女兒福樂郡主李馥盈看中,之後不管他已娶妻,要死要活的鬧著要嫁永寧侯。

當年此事鬧得滿城風雨,成為百姓們繁忙生活中的談資。昭德長公主雖不是文帝一母同胞的姐姐,但她是嫡出公主,馮皇後無子,便抱養了根基淺薄的劉婉容之子養在跟前,姐弟二人一塊兒長大,情分深厚,文帝登基之後,昭德長公主便是大祁朝最得意尊貴的一位公主。後來昭德長公主嫁入輔國公府,李家由此更上一層樓,成為文帝的近臣。

再後來成帝繼位,昭德長公主的大女兒李寶盈進宮做了貴妃,所生的二皇子是太子的熱門人選,她的小女兒李馥盈也因此水漲船高,獲封福樂郡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成為京城的頭號貴女,風頭蓋過皇室公主。就是這位福樂郡主看中永寧侯,令國公在朝中雖有一定勢力,永寧侯雖與妻子伉儷情深,也抵不住大長公主一門權貴,落入陷阱之中,加上皇帝賜婚,福樂郡主便嫁入永寧侯府,給成啟銘做了平妻,與先頭進門沈夫人不分主次,不分大小,便如娥皇女英一般,伺候永寧侯。

“可這樣不是亂了禮法嗎?兩位夫人,到底誰的孩子能繼承侯府爵位?”成靖寧敏銳的捕捉到這個問題。

顧子衿歎氣:“這就是禍亂的根源呐!”當初福樂郡主進門時,姿態放得極低,事事以沈夫人為先,又在進門前承諾,她的兒子絕不會與沈夫人的兒子爭奪世子之位,若違背誓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這般祖咒發誓了一番,一時之間倒也風平浪靜,可日子久了,心思就變了。

成靖寧從顧子衿的口頭描述中得知,永寧侯娶福樂郡主那夜,沈夫人正在產房生成振清。成振清滿月之後,沈夫人留在京城照顧幼子侍奉婆母,操持府中家務,而永寧侯則攜新婚的福樂郡主,遠到山清水秀的富裕江南上任,一去就是六年。任期滿了之後,夫妻兩個帶回兩子一女。

沈夫人當時本欲和離,但老夫人荀氏不願,永寧侯本人也不同意,和離便不了了之。次年,沈夫人生下一女,因長得玉雪可愛,四歲那年進宮見徐太後時,便被婚給成帝寵妃方賢妃生的四皇子為王妃。

沈夫人和福樂郡主都是嫡妻,她們的兒子都是嫡子,都有權繼承爵位,雖然福樂郡主承諾自己的兒子不會爭奪侯府的世子之位,但私下裏怎會甘心?加上沈夫人的女兒被賜婚給四皇子,世子爭奪加上皇儲之爭,同樣年輕有為的成振清被福樂郡主等人迫害,經過多方勢力的交戰,最終被貶崖州,這一貶就是十年。

輔國公府李家與福樂郡主生的兩個兒子及女婿是寶貴妃黨和二皇子黨,與四皇子和方賢妃死掐多年,多次迫害四皇子和四王妃,最後四皇子勝出,登基為帝,開始清算之前的二皇子黨,新帝並不嫌棄永寧侯府出身的原配妻子,登基之後便立刻冊封她為皇後,並且開始徹查當年的冤案。

“你祖母說案子已經結了,她得到皇後的話之後,立刻派了沈時和成材來。過不了幾日,皇上的聖旨也到了。”顧子衿用火鉗刨開中間的灰,火苗倏的躥起來,灶膛裏麵一片紅火。

成靖寧揮著鍋鏟翻炒鍋中的蛤蜊,沈夫人與福樂郡主之間,成振清與他的兄弟之間,兩位皇子之間的鬥爭,她想象不出是何等激烈,但以後的日子,一定不會太平。這一團亂麻,不是揮著刀就能斬斷理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