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為自由而戰的越南人(3 / 3)

美越戰爭結束後的20多年中,美國一直維持對越南的貿易禁運。1995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恢複美越正常外交關係,可是兩國仍然維持一種冷淡的和平關係。1999年後兩國關係開始升溫。2000年11月,克林頓作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訪問越南的總統而受到越南人民不同一般的歡迎:在河內機場,數千越南青年等候在那裏,用歡呼來迎接他;整個河內市民傾城而出一睹克林頓風采。人們不是為了要看當年越戰的逃兵,而是要看一位給美越關係帶來新時代的美國總統。在河內文廟,成千上萬的青年人、中年人爭相與他握手;在胡誌明市,他行經的路線兩旁,數萬百姓排著隊目送他的車隊。深受感動的總統克林頓原本計劃當天7:30離開胡誌明市回華盛頓,卻一直延遲到將近11:00才離開。雙方達成了美越貿易協議,美國正考慮給予越南“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待遇。曆史似乎在告訴美國極其重要的經驗教訓:戰爭不能取勝的地方,和平可以深人人心;武器征服不了的國土,美元可以征服。

心情失落而又苦澀,他們對美國骨子裏的仇恨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可能消除。

三、越南特色的社會主義

1945年9月2日越南宣布獨立,以後每年的這一天就成為越南人民的國慶節。越南的國旗呈長方形,旗底為紅色,旗中心為一枚五角金星。紅色代表革命,五角金星代表越南勞動黨,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金星紅旗越南的國徽是一個圓形紅色紋徽,紋徽的周圍是代表農業的金色稻穗,徽麵中心上端有一顆金色的五角星,底部是代表工業的齒輪,紋徽下端有一條紅色飾帶,飾帶上用越南文書寫著“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越南的國歌名為《進軍歌》,1945年“八月革命”前產生於越北解放區。1946年越南第一屆國會第二次會議正式確定《進軍歌》為國歌,以後對歌同作了一些小的修改。1976年統一的越南國會通過決議,確定《進軍歌》為全國統一後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

越南國歌是越南人民為爭取獨立、解放而英勇奮鬥的精神寫照,歌詞內容為:

越南軍團,為國忠誠,崎嶇路上奮勇前進。

槍聲伴著行軍歌,鮮血染紅勝利旗。

敵屍鋪平光榮路,披荊建立根據地,永遠戰幹為人民,飛速上前方。

向前!

齊向前!

保衛祖國固若金湯。

越南軍團,旗標金星,指引民族脫離火坑。

奮起建設新生活,打破枷鎖一條心。

多年仇恨積在胸,為了幸福不怕犧牲。

永遠戰千為人民,飛速上前方。

向前!

齊向前!

保衛祖國固若金湯。

具有越南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製度是在經曆了長期的變革後逐步形成的。1954年越南南北分治後,北越采用的是蘇聯式的共產黨領導下的民主集中製,統一後仍實施集體領導製。1986年,越南開始“革新開放”,“實施”社會主義式的市場經濟“。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在中央製度上,越南實行“國務會議”製,簡稱“國會”。人民通過中央國務會議及地方“人民議會”行廣泛征詢各界意見,包括政府代表、黨代表、學術界以及社會其他各界人士。因此,這部新憲法的形成反映了新時期越南社會的廣泛民意及政治信念。與1980年的舊憲法相比,新憲法雖然規定越南共產黨仍是國家的領導者,但它已經不是至高無上的絕對領導者;越南共產黨有權指導國家的政策和發展方向,但不能幹涉政府的日常行政事務,沒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權。這就消除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混亂局麵,區分了黨與國家的關係,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效率。

新憲法設立了國家主席職位,並明確規定主席為國家元首,擁有一部分行政權,如三軍統帥、國防安全委員會主席,經國會同意後可以提名或解除政府總理及最高法院院長。過去政府總理是由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任命產生,對於所管轄的各部部長並沒有直接的任命權,仍由越共中央控製,因此總理權力非常有限。1992年新憲法明確規定總理是政府首腦,由國會選舉產生,可以直接任命或罷免各部部長,獨立製定並執行一些政策。新憲法已經賦予總理相當大的人事權及自主權,也賦予了行政部門更多的責任。

新憲法明確規定國會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這是舊憲法所沒有的。雖然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仍是國家的領導機構,但新憲法規定所有共產黨機關團體及個人都必須遵守國會所通過的法律。另外,新憲法增加了一些保障公民個人權利的條款,這也是對舊憲法的一項重大突破。

通過1992年憲法的製定和實施,越南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體製。2001年4月,越南共產黨召開了承前啟後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純文人出身的岱依族人士農德孟接替黎可漂擔任總書記;2002年7月,越南召開第11屆國會,大會上陳德良連任國家主席,政府總理潘文凱仍然留任,選舉阮文安為新的國會主席,這樣越南就完成了中央和國家最高層的新老交替。農德孟上任後,繼續推行越共既定的方針路線,堅持馬列主義和胡誌明思想,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積極推進對外開放,越南實現了平穩過渡和持續發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