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征服從這裏開始(2 / 2)

“客套話誰都會說,作為盛秋園的一把手,都知大人,不知您是否能夠透露,我們這一次要演繹的到底是何舞曲,姐妹們可是等著排練呢。”寧孜嫣嘴角掛起一絲冷笑,語氣中譏諷之意畢露無遺。

不曾與周圍的歌舞姬說過一句的寧孜嫣,此刻卻突然將旁人上升到了姐妹的高度,說來女人的關係,變得還真是快呢。

歌曲為何,其實秦楓胸中早就有了定奪。

跨越了兩千多年的知識,讓秦楓的眼光或者決斷都遠超同時代。

唐朝風行的演唱風格,多以唱詩為主。唐人繼承了古詩與音樂緊密結合的傳統,創作出格律嚴格,形式固定的“律詩”和“絕句”,從而在詩中融入了更多音樂的因素,讓音樂層次感分明的情況下,也多了一絲嚴謹。

既然要出奇製勝,秦楓自然是不會再讓那些歌姬吟唱律詩或者絕句。

記憶中偏中國風的歌曲很多,那些歌曲的辭藻雖然白話、平滑,但放在唐朝,那絕對是地震級別的歌曲,足以帶來一場思想界的風暴。

此般唱法和作詞風格,必然要引發出新的變革,而這種變革無疑會是好的變革。

“既然大家想知道要演繹的是何種歌曲,不若我先清唱一番,讓諸位聽一聽曲子,也好了解我想要表達的東西。楊翔你去替我拿一把琵琶過來。”

秦楓意外xìng的話語,顯然將在場女子的好奇心全部調動了起來,都知大人親自上陣演唱,這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見到的事情。

唯獨對秦楓的底細稍有了解的寧孜嫣,帶著一絲冷笑,靜靜等待著他出醜。

人的jīng力是有限的,秦楓將武藝練到了那番高絕的境界,以他的年齡,必然不可能在其他方麵取得卓然的成就。

更主要的是,在這個時代,若無必須,男子一般是不會去jīng研樂器的,秦楓此等粗布之平民,更無可能多接觸樂器這種奢侈品。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寧孜嫣不知道的是,秦楓是屬於大唐的一個意外,他的真實年齡,遠不像表麵這般年輕,而他所學之雜,也遠不是寧孜嫣能夠理解的。

端坐在椅子上,用指甲撥弄了一下琵琶,校了校音準,秦楓的樣子,到真有那麼幾分專業的勁頭。

“一盞離愁孤燈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楓葉將故事染sè結局我看透,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荒煙漫草的年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低沉滄桑的聲音,唱出一種說不出的憂傷之意,詞句間的離離愁愁,暗藏著無盡的思念,這是一種“故地重遊,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傷感;一種“此情可待已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的沒落。

曲風怪異,詞義直白到通俗,就是這樣一支與時代完全不搭的曲子,卻是讓眾人漸漸沉了進去,甚至不可自拔。

寧孜嫣的眼神迷離了,本應該狠狠嘲笑秦楓無能的她,卻是第一個沉浸在琵琶伴奏下,帶來的絲絲傷感之意中。

一曲奏罷,嘴角笑意微微咧起,秦楓知道自己成功了,此時的無聲與思考,正是盛秋園的成員們,在接受詞與曲的一個過程。

“此為何曲?”寧孜嫣用纖細的食指托著下巴,帶著一絲不解問道,這首曲子讓她有些說不出的味道,淡淡的愁緒卻始終縈繞心頭。

“東風破。這首曲子是我yù借的東風,而所破之物,就是之前樂曲的格律,大唐強盛,需要更多新鮮的血液來催化它的活力,而歌曲無疑是可以口口相傳的活力要素。”

離經叛道的解釋,卻罕見的沒有人敢於反對,不是迫於秦楓這位新任都知的官氣,隻是沒有人能夠找到反駁的意見。

此曲讓人耳目一新的同時,卻又讓人有些詞窮,正是因為第一次聽,第一次感受,百感交集的心頭,卻說不出任何專業xìng的話語來。

作為歌舞姬的女子們,比其他人更加要明白,這麼一首歌曲,會帶來什麼樣的震撼,征服或許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秦楓這個新任都知,真的是做到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效果。

在所有人都認為希望已然消失,前路隻剩下絕望的時候,這位年輕到不讓人信任的小男人,卻是給了她們最璀璨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