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不意鼓舞每個人都放棄生活出走印度,隻暗中寄望能夠喚醒已在震顫的你,不要再向外逡巡。你隻需走回內心,找到自己。
這不是一本精打細算的背包攻略書,也不是一部大齡青年的情感療愈史,《印度,去十次都不夠》講述了我,一個再平凡不過的26歲年輕人,在83天的時間裏獨自行走印度11個城邦,5531千米,收獲了無數的愛、勇氣與靈性成長的真實經曆。
用眼睛看這本書的人,會看到印度城邦的異域風情,待人接物的淳樸風氣,和細微之處的奇趣風物;用頭腦看這本書的人,會看到不同國籍的角色陸續登場,分享傳奇經曆,不吝給予我友情、親情和愛,交織生命軌跡;用心看這本書的人,隻有你們可以讀懂書中的密語,發現自己內心裏的那一點點蠢動的萌芽,它已經在生長。沉睡中的你睫毛顫動。時機到了,你會真正地醒過來。
帶著生活中所有的問題,我逃離了生活,沒有預期在旅途中將所有的問題解決;而旅行結束時,我已什麼都不需要問,問題的答案是問題本身的瓦解。
泰姬陵。印度人喚她:塔基麥爾泰戈爾描述過她是“麵頰上一滴永恒的眼淚”。泰姬在39歲生產第14個孩子時因為難產英年早逝,沙·賈漢用了22年的時間修建這座陵墓,來撫慰自己對泰姬離去的傷痛。如果沙·賈漢真正全然地愛過泰姬,就不會有舉世聞名的泰姬陵。
India,ShantihShantih
梅蘭天台
藍色之城焦特普爾的梅蘭天台,是有情人的浪漫之地。韓國愛情片《尋找金鍾旭》講述兩個獨行者因為“不想要看到緣分的盡頭”而選擇在印度各自行走,卻再一次在焦特普爾偶然重逢……
1.恒河晨浴
他緩緩地走進河裏,麵向東方,右手捏指放在了胸前,口中念念有詞,麵容安詳,長長的睫毛在日光裏閃爍,儼然一尊入定的佛陀。
2.查克拉示意圖
查克拉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還是因為日本漫畫《火影忍者》。查克拉本身是輪的意思,瑜伽先師帕檀迦利(Pantanjali)在其著作《瑜伽經》中有過詳細的描述。
India,ShantihShantih
3.披頭士精舍
瑞詩凱詩上百個精舍中有一個不得不去看看,那就是披頭士精舍(BeatlesAshram)。1967年,MaharishiMaheshYogi向西方世界極力宣揚超絕靜坐,吸引了紅極一時的流行樂團披頭士。當時奢靡的生活和對致幻劑的依賴使披頭士就要迷失自我,Maharishi的演說像是給了樂團一針鎮靜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