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招娣:“……”回去那是不必了。
午飯,李家康沒有提起他和誰打了電話,這老兩口也沒多問。
他家倆孩子是有能耐的,見識也廣,他們老了,跟不上趟了,就不在關乎小輩前程的問題上發表意見了。
————
沈衛民在東方大飯店組了個局,請幾個老朋友吃飯。
這次他帶著沈東林和沈諾自費出差來南方,主要是為了考察。在改革洪潮來臨之前,過來做事前調查,南方各大城市都逛了一圈,隻看他們現在灰撲撲的模樣,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不久的後來他們會相繼成為國際大都市。
好不容易出趟遠門,當然少不了會朋友。
繞道海市,主要也是因為這個。
說來也巧,夏揚州、楊文也和李凱,現今都在海市任職。
“難得來趟海市,合該我們盡地主之誼才是。”李凱進門就說。
“凱哥,我們之間不必要這麼客套吧?我臨時通知就能約上李主任下館子,傳出去誰不說我句了不得。”現在整個海市,想約李凱吃飯恐怕能排到入海口,不提前預約,恐怕見不到麵。
沈衛民的行程沒有經過規劃,當然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海市,出發前,他是給幾個兄長打了聲招呼,不過也是在昨天晚上才通知,今天中午他們就能能抽出空來,確實很給麵子了。
李凱哭笑不得,“沒有你說的那麼誇張。”他相信,隻要沈衛民表明身份,約誰吃飯,對方都會給這個麵子。憑借一己之力,整合全隊生產力,拉動公社乃至全縣的經濟增長,甚至還影響到全國食品行業發展,這個名頭打出去,誰不說一句沈廠長牛,偏偏當事人沒有一點自覺。
沈衛民是不知道李凱的想法,要是知道,他依然不會有這個自覺。
沈家溝食品加工廠並不是他的工廠,是屬於集體所有。沈衛民作為一個有覺悟、識時務的有誌青年,辦的事情當然絕對符合規定。
這些年,沈家溝食品加工廠的所有員工出基本工資和獎勵以及各項福利之外,其餘盈利全部公用。首先,沈家溝這個窮鄉僻壤的山溝溝煥然一新。其次,馳援池縣各項公共設施建設,就連最偏遠的山村都有了路,通了電,有了學校,就比如池山西那個未經教化,野蠻的山村就大變了模樣。最後,當然也少不了幫扶省內外弱勢地區。
在池縣,沈衛民確實算個人物,當然他也收到了回報,在之前的動蕩中他們幾乎未經人禍。但是走出池縣,他算個鳥啊!
這點自知之明,沈衛民還是有的。
往後政策大變化,沈家溝食品加工廠必須順勢轉型。和其他工廠不同,沈家溝食品加工廠的轉型並不會遭遇多少阻力,具體規劃,他們已經打算好了,這次出來也是為以後做準備來了。
“三天前通電話就說快到了,之後一推再推,為了赴你的局,我推了三天加班。昨天上麵布置了新任務,我這邊剛答到,你就來電話了。你說你是不是克我。”夏揚州人未到聲先至。
“夏大哥,”沈衛民站起來和他打招呼,然後看向他身後,“也哥呢?”
“就到,這邊不好停車,得晚會兒。”
沈衛民挑眉,“禁令還沒解除?”
這禁令倒不是別的,那就是絕對禁止夏揚州開車,年前,他應酬後開車出了點車禍,人無大礙,但也把楊文也嚇夠嗆,此後就被沒收了駕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