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城碰到李靈, 是沈衛民之前沒想到的事。李靈之前和沈家這邊幾乎沒有交流,相對於沈家和父親李衛國,李靈和她媽媽更親近。這很正常, 她畢竟是台素華一手帶大的。
李衛國之前和家裏寫信, 不止一次的提過這個事情, 主要是不讓李招娣對孫女有看法。
李招娣看重兒子,對孫女當然沒啥看法。她想得通,自己沒養過沒疼過, 怎麼能奢望孫女和家裏親近。一直到第一次見麵之前,李靈在沈衛民這裏都隻是一個符號, 這個符號表示著她是李衛國的女兒。
不過, 就算隻有這一點,沈衛民都有理由對她好。
見麵後,沈衛民更多的是無奈。李靈太聰明了,性格張揚辦事利索,雖然傲嬌但卻十分有主見。所以沈衛民從一開始就沒指望要把李靈帶到沈家溝,除了台素華的原因, 最大的原因就是李靈不願意。
不管是上次還是這回,沈衛民其實都問了她的意見,李靈無一例外全都拒絕。因此,沈衛民也不強求。
總的來說,這次見麵,沈衛民是非常高興的。孩子可以不長在身邊, 但隻要沒被欺負就什麼都好說。
這樣想著,沈衛民直接把車開進了停車場。雖然在百貨大樓耽擱了不少時間,之後又去處理李靈的事情,回到停車倒也不算太晚。
不過冬季天短, 天雖然已經暗下來了,時間其實挺早。沈衛民下車的第一時間就是從車座位後麵,扒拉出自己的大棉襖披在身上。
這件大棉衣是李招娣同誌為他量身定做的,又肥又大,正好裏麵又可以套厚衣裳,實乃居家必備良品。之前上次他倒是托楊文也弄了幾件軍大衣,那玩意兒穿著抗風抗凍,穿著不臃腫,比身上這邊要好看些。
不過讓沈衛民家裏分了分,又給沈東林和沈秀各分一件,到他這裏就不剩下了。幸虧,他身上這件棉衣是上年才新做的,還能繼續穿下去。
如果是原主,肯定寧願挨凍都不穿的。別看他在沈新乾和李招娣、甚至在沈秀跟前都挺聽話,但其實是個叛逆的主。知道美醜之後,棉襖什麼的都離他而去了。
不過算他還有幾分心眼子,都是披著大棉襖出門,然後等到人多的地方再脫下來。如果是留在家裏,那他就不出屋,反正村裏他都不熟。
在沈衛民看來,這就是典型的傻瓜行為。有衣裳不穿寧願受凍,不僅是對自己不負責,也是對滿懷關心的父母不負責。
沈父拿到棉衣的時候愛不釋手,不過看到自家兒子還裹個大棉襖子,就忍痛說倆人換換,他們家雖然分了三件,不過媳婦兒和兒媳婦的都是女款,老兒子穿不得,也隻能他犧牲下自己了。
沈衛民看得好笑,最後也沒答應。
沈家溝是典型的山村,夏季比外麵涼快,冬季比外麵更冷。爹娘和琪琪雖然很少出門,不過因為搞生產,他們早起晚睡,雖然忙活起來不覺寒冷,但早晚還是需要注意。
扯真心的,如果可能,沈衛民其實並不想讓家裏老人和媳婦兒這麼累,不過工廠尚在起步階段,總得有人多付出一些。在其他人沒有對工廠產生希望、積極投入生產之前,身邊親人就是他最大的支柱。
沈衛民非常感謝,自覺怎麼都回報不夠。其實,就衝著沈爹眼裏這份高興,他就不可能會答應交換。
沈衛民不在乎別人如何評價他的扮相,真說起來,現在生活中所有人都不符合他的審美,他不也沒說什麼嗎?
當然,出去談事情的時候,他都注意著呢,這是基本的禮貌。真忙起來的時候也根本沒時間去感覺冷,就是到晚上有時候會扛不住,這時候才必須要棉衣加持了。
就想現在,大棉襖裹在身上,使得沈衛民瘦削的身材變得臃腫。不過棉衣隔絕了外部所有冷寒,讓他身體迅速暖和起來。
衣服不論新舊,隻要發揮了它的作用就是好衣裳。沈衛民身上這件棉衣,承載了李招娣同誌拳拳愛子心,別看瞧著黑乎乎的,卻柔暖親膚,裏麵的棉花是當時最新棉花,壓的也厚實,寒冷冬天穿再合適不過。
沈衛民推開車門下車,想到什麼又爬到車上,拿出一抱點心,有散稱,也有盒裝。
一路走到門衛室,敲門,聽到裏麵應聲才推門而進。“老爺子,我們明天一早離開回家去,這幾天承蒙您照顧。這是我作為小輩的一點心意,快過年了討個吉利,還請您收下。”
沈衛民直接表明來意,不管老爺子是基於葉建和的叮囑對他們客客氣氣,還是基於其他任何目的,不管怎麼說,對方確實幫了他們。
這就夠了。
老爺子表情冷漠,言辭犀利,其實初見並不討人喜歡。但是隨著相處,總覺得他人還不錯,尤其心軟,要不然也不可能把門衛室旁邊的屋子收拾出來給他和七叔居住。也不可能主動讓他們到辦公室來打熱水。
盡管每次釋放好意的時候都伴隨著態度囂張和言辭不屑,但作為沈衛民他們,確實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關懷。就在昨天,就算老爺子表情嚴肅,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麼了。
評價一個人是不是好人,其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議題。因為每個人所站的立場不同,對待一個人的看法勢必不同。就比如一位將軍打了勝仗,在本國人看來他是英雄,值得敬仰;在敵方看來,他就是最大的敵人,應得而誅之。
另外,人都有兩麵性。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惡,就算是在光明磊落的人,在他心底裏的某處地方也一定會是陰暗的。貿然的把一個人歸結為好人或者壞人,在沈衛民看來並不科學。對待一個人,對待一件事都要辯證的去看。
這就是人性,複雜而又迷人。
老爺子在沈衛民看來就是一個好人。雖然老人家關懷人的方式略顯生硬,但他們確實身心都切實感受到了他的幫助,所以以禮道謝在沈衛民看來是必須的。
並且來之前,沈衛民已經做好了準備,老爺子肯定會先教訓他一頓。
果不其然,聽到沈衛民說的話之後,老爺子隻是淡淡瞥了眼沈衛民懷裏的點心。沈衛民雖然沒有刻意準備,但是他這一抱,不管什麼時候不管拿到誰家都不算失禮。“我聽建和說,你牽頭在自己村裏辦了工廠,是專門生產各類食品?”看門大爺悠悠問道。
“是以我們村命名的,叫沈家溝食品加工廠,是本村生產隊副業。”雖然不明白老爺子為什麼突然提起這個,不過沈衛民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
“既然是你們生產隊的工廠,你為什麼都能做主?我和建和不一樣,幫不了你什麼,你不要想著賄賂我。趕快把這些抱回去吧,我一個都不要。”老爺子態度強硬,渾身上下都有一種我自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之氣。
沈衛民:“……”他其實想說,我沒想從您身上得到什麼,不過看上去大爺並不同意。
默默地把手裏的東西放下,沈衛民推門走出去。
“哎!都說了我不要,我不要。”老爺子“騰”站起身來。
沈衛民已經關上門走出去了,他並沒有走遠,站在門衛室門口等了好一會兒。老爺子聲音大雨點小,一直都沒有追出來。
沈衛民不願意往槍口上撞,小心抬步走向自家小貨。
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是隻要細心,你就能足夠了解一個人。比如看門的老爺子,麵冷心善,不會應付別人對他好。看似嚴厲,實則慌亂。
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口是心非。
沈衛民心情愉悅的回到車內,至此,他和沈東林來省城的所有任務目標都達成了。明天回家終於不算丟人了,沈衛民把今天收到的錢票連同購買的東西塞進空間裏,做好這一切,就從車裏走下來了。
拿上之前已經準備好的年禮,沈衛民往葉建和家走去。
門衛室裏開著燈,卻沒有看見人,“老爺子,我有事出去一趟,今天不回來了,記得鎖門。”
“知道了,知道了。”門衛室裏傳來不耐煩的聲音。
沈衛民笑。
他們約在裏巷,葉建和家。葉建和其實並不常住這邊,臨近春節,他不想留在吵鬧的家屬院,才搬到這裏來。
這是葉建和的原話,盡管對方隻是隨口一說,沈衛民卻深有同感。獨在異鄉,身邊沒有親人,看到別人闔家團圓,心裏到底不是滋味兒。這也是沈衛民答應葉建和臨走前再聚一次最大原因,要不然昨天一起吃飯其實就算是聚過了。
走在裏巷,沈衛民能感受到明顯的節日氣氛,有條件的在門口掛起了大紅燈籠,院子裏穿出來大人小孩歡聲笑語。這個年代或許並不如後世任何一個時期富裕,但是快樂卻並不以物質論。
每個時間段都有每個時間段的特色,若以後世看前者,充斥著貧窮和落後,但生活在當時代的人感受或許並不那麼深刻。
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沈衛民到葉建和家門口的時候,看到他家門口停著一輛小汽車。
這是來客人了?
沈衛民疑惑,想著沒準是葉建和的親戚朋友來省城出差湊著過來看他,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進去溜一圈就趕緊離開。畢竟相處時間不容易湊成,他作為外人還是不要瞎摻和了。
進去就能知道結果,沈衛民現在並沒有浪費自己的好奇心。
大門虛掩,沈衛民喊了一聲,直接推門進入。看到院子裏站的人,沈衛民有些驚訝,“程大哥?”
站在院子裏的人赫然是程振華。聽到沈衛民進門的動靜,他正巧轉身,“過來了?我已經等你許久了!”
沈衛民一愣,等他?
“建和說你此次省城行進行的不大順利,需要幫忙嗎?”程振華笑著問道。
沈衛民趕緊搖頭,“都已經解決了,程大哥不用擔心。今年,你要留守軍區?”
應該不是吧。一直到現在,程振華的夫人都沒有隨軍,所以逢年過節,隻要不是忙得不可開交,程振華都會抽空回京市,當然大多數時候都是帶著公務回去。以上是沈衛民從程淼那裏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