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葉聰已經翻了三頁,李家康還在原地轉悠,一張紙寫了老半天,雖然字越看越像樣子,但這個速度可不行啊,沈小叔刻薄的吐槽著。
李家康衝自家小叔吐舌頭,然後自回座位練字去了。
回過神來看自己麵前這本書,沈衛民才發現自己在這枯坐半天,沈奶給布置的作業一半都沒有完成,他現在也顧不上教訓侄子了,趕緊悶頭苦寫。
這跟前站的要是他爹、他娘或者他爺,沈衛民指定得耍賴,企圖蒙混過關,但是麵前是沈老太,他是屁不敢放,油腔滑調更是一分都不敢表現出來。明明沈奶也沒有苛責過他,但他就是放不開,也不知道為啥。
坐在炕桌前納鞋底的沈奶把叔侄對話聽個清楚,她眼裏閃過笑。
老二家的小兒子名聲不好,吊兒郎當、流裏流氣、不學無術,在沈家溝就整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鬥。如此,他後麵找工作、辦工廠都像是走了狗屎運,而且很大程度上都是沾了他前邊大哥的光。
作為他的奶奶,不說完全信這話,卻也以為七成如此。老兩口與這個孫子來往不多,大兒媳婦強勢,整天跟防賊似的,不想二房靠近他們,二兒子又懷對愧疚不常過來。當然更大的原因是這年頭家家都窮。大兒大兒媳婦是窮折騰,二兒子二兒媳婦是因為窮想少折騰,畢竟折騰來折騰去,被折騰的都是自家。
老兩口也是這樣認為,為了盡量避免倆兒子產生矛盾,多有順從。如此,就造成老兩口與二房關係疏遠,主要就表現在與孫子關係上。兒子是親生兒子,就算少見,感情不會變,孫子就不一樣了。
但是世上事堵不如疏,隻是沒想到契機竟然在於這個不學無術的孫子。
孫子進大廠當工人,她和老頭子高興,老二身邊少個拖累,日後生活能更好些。誰知道這孩子竟然一發不可收拾,辦工廠、廣交友,發展的越來越好。這些,村裏人都看在眼裏,雖然還有人拿他以前的荒唐事說事,卻越來越少。
走的太快就容易突發弊端,就像這次,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接把吳和平懟的啞口無言。村裏和其他地方,例如工廠是不一樣的,大家比鄰而居,沾親帶故。雖然現在長輩晚輩沒有以前絕對的權威說法了,但是忒不給人麵子是不行的,直接把人懟的臥病在床更是不好。
雖然可以解釋成少年血氣方剛,但要是被有心人利用就不好了。
沈家溝沈姓和其他姓氏□□分成,更何況孫子是要幹大事的,板板性子也確實需要。他麵對的是真實的人性,有些事情不是隻靠講道理就能說得通的。
所以沈衛民被罰了。
張狂要不得啊!
沈爹把孫子領家來,沈奶本來沒有抱任何希望,但是混小子是自己的親孫子,難道還能指望別人教導不成?但是,看到沈衛民寫第一個字之後,沈奶突然發現自家孫子也不是傳說中那麼不學無術處,後麵就漸漸開始認真教導了。
沈衛民事情忙,家裏人都說忙可以攻克,但學不能費。為了逃避這個任務,沈衛民可沒少作妖,一會兒說沒有書。一會兒說坐不住,簡直花樣百出,氣的李招娣拿了把笤帚,滿山追打他。
沈奶就跟小叮當貓似的,說沒有書一本比磚頭還厚的書落到了跟前。說坐不住,她就親自在旁邊看著,讓沈衛民硬生生不敢起身。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
沈衛民是抄著抄著才發現沈奶給他的是一本古醫術,他全程都是在抄藥方。嗯,書被保存的非常好。
沈衛民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麼?兩個孩子雖然養到農村,不過因為有大生叔和爺奶教導。非常懂禮,不淨手絕不隨便摸書。沈衛民雖然在受罰中,但是當著兩個小輩的麵,也不會肆無忌憚,再加上他有心小心,所以至今沒弄上點半點髒汙。
別的不說,沈奶看孫子和兩個重孫子的這種習慣是非常滿意的。
沈衛民落下最後一筆。
他站起身,走到沈奶跟前,“奶奶,我今天的任務完成了。”
沈奶瞥了一眼,“嗯”了一聲,“該幹嘛幹嘛去吧。”
孫子忙,她不是不知道。但有些事就得得到教訓,不然真就無法無天了。當然。教訓一個人,並不是把他的血性全都打下去。而是要以另外一種方式告訴他,做事之前要仔細考量,決不能血氣上湧,悶頭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