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縣醫院,她在門口做了好一番心理建設,才有勇氣踏進來。真實情況卻比她想象中的要好很多,剛剛她陪著聽了醫生診斷,再看慶林的模樣和精氣神兒,終於能放下大半的心。
都是姐姐,嚴愛梅和嚴愛菊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對娘家無所求,隻希望弟弟爹娘能夠健康的活著,如果生活中能搭把手,她做姐姐的義不容辭,但是要說讓弟弟趴在她肩膀上吸血,那指定是不能,她有家有孩子要養。總體而言還算是一個理智的人。
一個則是對娘家總有所要求,希望父母兄弟遇到事都站在自這邊兒。在她心裏隻有父母兄弟是自家人,其餘的都是外人,就是弟媳婦兒也入不了她的眼。
所以當初嚴愛菊才會那麼輕易的推掉沈秀所求,並理所當然的覺得就該如此,並不覺的道歉。其實這種情況再往前推也能看出端倪,想當初供銷社的工作,嚴父嚴母費了老大勁兒才爭取到,一開始是給嚴愛梅的,她幹了一段時間,出嫁的時候無償轉給嚴愛菊,然後嚴愛菊出嫁時候有償轉給沈秀。
因此一直以來,比起嚴愛菊,沈秀和大姑姐相處的更和諧些。
沈秀高興,看弟弟把午飯擺出來,才反應過來這中午飯還沒吃呢。
“大姐,三柱買來午飯的了,你和慶林先墊墊肚子。”沈秀接過弟弟遞過來的飯菜,給嚴慶林擺上。
沈衛民把本來自的一份遞給嚴愛梅,又把剩下的一份遞給沈秀。
沈秀不接,“你下午還要上班,給我做什麼?姐湊合吃點就成,你先填飽肚子。”
“我是照著人頭打的,往哪湊合去?這會不吃,讓你去食堂肯定又舍不得了。我工作又不累,你們先吃,等孟彬回來,我領他一塊去食堂。”沈衛民笑著說道,帶著漫不經心。雖然說來者是客,但是沈衛民可完全沒有把姐姐的那一份讓給孟彬的打算,半大小夥子跑腿
兒跑的正快,跑去食堂吃頓飯怎麼了。
沈秀哭笑不得,眼眶微濕,忙低頭掩飾。到底是縣城,食堂的飯菜在沈秀看來可貴,慶林倒下,指定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工資,家裏還有三個孩子要養,雖然有公婆幫襯,但處處還是得省著點。
慶林現在需要養身體,不能克扣,她弟正長身體,也不能虧待,唯一隻能對自差點。沈秀覺得自做的怪隱秘,沒想到還是被弟弟發現了。
“行,等他回來,你們一塊去。”沈秀低聲說道,然後悶頭開吃。
沈衛民“嗯”了一聲。
嚴愛梅瞅了一眼她兄弟的夥食,雞湯、冬瓜燉排骨、白麵包子。雖然都是好食材,烹調出來卻白花花的,看上去就讓人沒食欲。不過卻也知道這肯定不便宜。
再瞅瞅自手裏這份兒,應該是沈家老三自的,絲瓜湯、豆芽肉絲,兩份白米飯。雖然也不重口,但總比弟弟跟前的好多了。再瞅弟妹手裏的,絲瓜湯、燒排骨、白麵饅頭。
三份飯菜,都是兩個菜,量都不算大,不過都夠一個人吃。
“醫院的夥食偏清淡,我剛開始還吃不慣,現在竟然也覺得不錯了。”沈秀笑著說道。
“已經很好了。”嚴愛梅搖搖頭,又是湯又是白麵饅頭的,在家裏也少吃這麼豐盛。
三個人說說笑笑。沈衛民半躺在靠門的病床上,等孟彬回。他現在去食堂也沒用,沒有餐具,總不能用手捧著。
“上次我家去聽爹娘說,三柱現在是在機械廠工作。”嚴愛梅笑著問道。
“僥幸進了機械廠的運輸隊,現在幹的也挺好。”沈秀笑著說道,話雖謙虛,臉上的笑容卻怎麼也掩飾不住。
雖然沈秀誇這個誇那個,但要她說這裏麵誰都比不上她弟。孟彬能進公安局,自男人使勁兒,大姐夫那邊也托了人,不然就算孟彬身體素質不錯,符合標準,也很難進去。
她弟弟可是剛高中畢業,就憑借自進了機械廠運輸隊。雖然是以臨時工的身份進去的
,但沒幾天就轉了正。不管是憑自進機械廠,還是憑能力很快轉正,三柱走的這條路,是他人很難追上的。
這些話當然不能明說,不然別人還以為她怎麼的呢,但沈秀心裏可門兒清。
“那可了不得,彬彬他發小進縣機械廠運輸隊,是一對二十考進去的,現在還是臨時工呢。不過就算是臨時工,福利待遇也是一等一的,比彬彬還要好點。”
聽到嚴愛梅這話,沈衛民抬了抬眼皮,要說之前,就算有人跟他說起運輸隊臨時工,他也說不出個一二三四來,不過通過今天上午他可把名字和人都對上號了。
“這麼巧,叫什麼名字?”
“嶽春陽,他爹和你大姐夫都是武裝部的,和彬彬從小一起長大的。”嚴愛梅笑著說道。
武裝部?沈衛民輕輕皺眉,他站起身來,“姐,我出去一下。”
沈秀剛想問弟弟認不認識這人,就聽見沈衛民說這話,隨口應了一句:“快點回來。”又和嚴愛梅解釋:“三柱前段時間被借調到省城,這才回廠複工,雖然在一個隊裏,沒準現在還沒見過。”
“之前我聽慶林提過這事,你這個弟弟了不得,能力強。”嚴愛梅誇讚道,要不然怎麼可能被領導看上,直接借調到省城去。
“之前也調皮搗蛋的厲害,到現在還是大手大腳的,你看他給打的飯菜就知道了,哪用吃這麼好的。可見雖然成了家,心性一點沒長大。”沈秀笑道。
嚴愛梅沒想到這些都是沈衛民出錢出票,她瞥了一眼病床上躺著的弟弟,還真叫慶林給說著了,付出不會沒有回報。
要說慶林和沈秀剛結婚那幾年,其實當時已經有了國棟,他們夫妻還是養了沈衛民好幾年。爹娘包括二妹愛菊頗有怨言,覺得這個兒媳婦(弟媳婦)選錯了,是個偏向娘家的。那兩年,他們家沒少因為這事吵架。
當時嚴慶林每次被他們娘幾個逼急就說,“你們想要我怎麼做,三柱要上學,嶽父嶽母給幹糧給生活費,我們頂多費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