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隻要沈衛民說的有道理,趙琪一般都不會反駁。
把趙琪送回趙家,沈衛民並沒有進門。正值飯點,不進門也有的解釋。
回到家,吃過晚飯。沈衛民又去收拾瓶瓶罐罐。
玻璃瓶是從玻璃廠買的。沈衛民還記得他第一次去的時候,蔡明明臉上那驚訝的表情,對方是真的以為他說那話單純是客套話。
沈衛民直笑。因為是第一次,沈衛民拿的不多,二十個五百毫升外加二十個一升的玻璃瓶,價格出奇的便宜,比沈衛民想的要便宜很多。
酸桃酸杏罐頭之後,又有山楂和各種野果,滋味兒都十分不錯。沈強定時把野果送家來,免了自己上山采摘,又有李招娣和沈新乾幫忙,沈衛民輕鬆不少。
糖水罐頭關鍵在於糖水,至於內容物是什麼,倒是少有人苛責,所以賣的都不錯。因為有玻璃瓶,沈衛民都是按照供銷社的價格賣的,小瓶在大瓶的基礎上減四成。此外,他還把業務拓展到了省城,賣的那是相當好。
沈衛民第二次去玻璃廠拿玻璃瓶,蔡明明才意識到沈衛民是真的有用。
沈衛民也才知道他上次拿的那麼便宜,是蔡明明給他添了錢。
一時間兄弟倆都有些哭笑不得。雖然沈衛民極力主張要補錢,但是蔡明明到最後都沒接。
通過這事,倆人倒是走得越發近了。
·
想著做月餅的事,第二天趙琪起了個大早,先把家裏裏裏外外收拾了一遍,又去做早飯。這本來就是她的活,不上工掙工分,就要從其他的地方補回來,在誰家都不能吃白食,這個道理她還是懂的。
掏出手表,看了看差不多六點半,
“三妮兒,給我打盆水來,我要洗臉。”院子裏有人說道。
“二姐,我正忙著呢,你自己去缸裏舀。”趙琪脆聲應話。
“你姐這兩天不舒服,你幫他打盆水怎麼了
,還能累著你不成?”不知道什麼時候,宋引弟也起了。
三閨女的婚事不合心意,宋引弟也就沒指望著趙琪以後能多向著家裏。一個村住了幾十年,她還不了解李招娣?那就不是個吃虧的,要是知道兒媳婦向著娘家,她還不得一蹦三尺高,找到她家裏來。
再加上沈衛民是個敗家子,一個月下來手裏能剩下幾個子兒都說不定,落在趙琪手裏的就更少了。指望著趙琪孝順,她和老頭子得餓死。心裏有計較,表現在行動上自然有偏向。就比如現在——
“娘,你別說小妹,我又不是躺著不能動,剛才也就是隨口說說。在家的時候,都是小姑子給我打水,習慣了。”趙蘭笑著說道。
“你婆婆能答應?”宋引弟一邊給二閨女舀水,一邊擔心地問道。
“就是我婆婆吩咐的,您也知道我這胎不容易。要是連這個都心疼,她還能讓我家來住。”趙蘭理所應當。
“那就好,那就好。”宋引弟鬆了一口氣。“沈芝那個賤丫頭,從小就覺得她心狠,沒想到竟然這麼狠,完全隨了她親娘。”竟然想對她閨女肚子下手,也就是親家母明事理,知道把閨女送家來養著,要不然還真敢給害了。
“說這些幹嘛,都過去了。”趙蘭臉色一冷,隻是說有什麼用,她灰溜溜被送回娘家,人不還照樣在家裏作威作福。家裏爹娘都說為她好,對她好,個個義憤填膺,可沒一個為她出頭,連去沈芝娘家討個說法都不願。
要說原因,趙二姐瞥了眼廚屋,還不是因為小妹兒和沈三柱訂了婚,好事將近了。
“不說了,不說了。你這肚裏有兒子呢,可不能動怒。”宋引弟訕笑,“蘭妮兒啊,現在這個時候,別人說什麼你都別理會,都不能放在心上,現在你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生個兒子。沈芝那是什麼人,明眼看著誰不覺得她做的過分,得罪你婆婆都得罪成那樣了,現在不還好好的,因為什麼?不就是因為她生了倆小子。”
宋引弟嘴裏苦,生個兒子比什麼都重要。二閨女嫁的算好
,和女婿倆人自由戀愛,結婚後感情依然深厚,這麼多年沒有兒子,夫妻倆也沒出什麼問題。與同村沈芝三天兩頭出事,形成鮮明對比。
沈芝是個不會做人的。結婚頭年,兩人同時回村走親戚,親家母給準備一樣的年禮,蘭妮兒全封不動帶了回來,沈芝眛下一部分,隻拿了幾個幹癟的窩頭回村。當時沈姓一族都炸過了,十裏八村,親戚連著親戚親家母受了不少指指點點,還親自到李招娣跟前解釋。
這才把誤會解開,沈芝是徹底出了名了。
這樣不會辦事的兒媳婦,誰能喜歡?這種時候趙蘭就突出了。不過,事無絕對,人無完人。沈芝進門後,一連生了倆兒子;趙蘭則多年無子。婆婆是疼,是偏向,但是能拿沈芝怎麼樣?再不濟,那是她親孫子的親娘,就算做的再過分,最後也是息事寧人。
這些道理趙蘭都懂,這次沈芝做的這麼過分,最後還是她被送回了娘家。要想她立刻咽下這口氣,哪那麼容易?要是胸口這口氣不發泄出去,她覺得自己就不能好。
“我知道了,娘,你放心。”趙蘭輕聲說道。
早飯後,趙老四和宋引弟去上工。趙琪也準備出門。
“你幹嘛去?”趙蘭見勢問道。
“衛民哥回來了,我去看看。爹說可以去。”趙琪笑道,末了搬出了趙老四。
趙蘭胸口憋悶,到底氣不過,“這麼大了,還是一點長進沒有。除了一張臉,沈三柱還有什麼,值得你這樣上趕著?”
“二姐,你說的對。”趙琪一臉讚同,“其實我也不想的,要是你能幫忙說服咱爹,妹妹感激不盡。”
趙蘭看了一眼興奮的趙琪,冷淡的收回眼神,“婚都定了,還說這些話,真是長不大。”當她沒說過?上次專門和大姐家來,就是為了這事,不過剛開口就被她爹給打斷了,明顯是已經下定了決心。
趙家五口人,隻有趙老四一個男丁,又是一家之主。不管是對宋引弟還是仨閨女,向來說一不二,不叫人反駁。雖然已經出嫁,但是多年習慣如此。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