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強還有話要說,沈衛民把李家康抱起來,塞到沈強懷裏。“強子哥,麻煩你了,帶他去捉條魚。”
沈衛民當然沒有辦法同時照顧兩個孩子,隻能請人幫忙。不過,就算是他的又血親之人,他也沒打算麻煩他們,至於找沈強,誰讓他自己撞上來了。
沈強有一瞬間沒反應過來,回過神來就看到沈衛民正領著葉聰下河,那小心翼翼的模樣,還以為下麵是刀山火海呢。沈強嗤笑一聲,就聽見沈衛民的囑咐:“強子哥,不用給他脫鞋和衣裳,這麼進去就行。”
吊河的河裏並非軟泥,而是沙和石子,不用擔心小孩陷進去。但是河底有硬東西,劃破手腳怎麼整,所以雖然可能有些礙事,還是都穿著吧。沈衛民自己也是直接就下去了,與周圍光膀子隻穿短褲的年輕人形成鮮明對比。
所謂媽見打係列。
“讓我幫忙還這麼多講究,你可真是一點都不知道客氣。”沈強無語。語氣不情願,不過抱著李家康的動作還算輕柔,放下水動作也緩慢。沈強一看就知道沈衛民為啥這樣做,他一個人根本顧不了倆小孩。
沈強倒沒什麼不情願。
少年幕強,李衛國是他們沈家溝唯二稱得上有出息的人物。為此沈家溝和李家村常年打嘴炮,爭相確定李衛國是他們村裏的,最後都是沈家溝略勝一籌。李招娣這個做娘的在這兒坐鎮呢,誰能搶的走她兒子。
李衛國雖然隻在沈家溝生活了不到五年,身上卻打著沈家溝的烙印。沈強比沈衛民大上兩歲,不過對李衛國也沒什麼印象,大都是聽父母長輩說起他們村裏還有這麼一個有出息的。
這次李衛國為國捐軀,村裏大多數人都是遺憾居多,幸災樂禍者少有。昨天,沈衛民領著李衛國的兩個兒子回家,村裏雖然說什麼的都有,但大多是唱衰沈衛民,對兩個小孩都是抱持著歡迎和衷心希望他們能夠平安健康的長大為主。
為此生產隊還開會,商議要給兩個孩子一定生活上的幫扶,當然此事還在初提階段,最終是否決定還要請公社
批準。因為公社中有先例,所以吳和平有八成的把握能批下來,要知道李衛國的官階和各項榮譽在他們公社裏都是獨一份。
沈強雖然是個混子,日常在沈家溝的名聲也不好,但也算知道好壞。
說起來沈強和沈衛民還有些不一樣。
沈衛民不正幹,那是到哪兒都不正幹,在家蠻橫,在學校讀書裏也不老實,是以在他們看來,沈家付出了那麼多勞力心力都白搭了。雖然現在成了機械廠的正式工,大家對他的印象改善了些,不過要說完全改善,那是沒有的。
沈強也是典型的窩裏橫,他是家裏唯一男孫在家跟祖宗似的。當年他爹出事後,生活一落千丈,他沒有奮發圖強,反而越發混賬。今年都二十歲,也沒見有人上門給說親。
在沈家溝,如果說吳林是年輕一輩兒的領頭羊,沈強那就是年輕這輩兒的攪屎棍。沈衛民比沈強更不如些,他直接被排除在村裏的年輕一輩之外。社會我民民,人狠話不多,費錢又敗家。總之,沈衛民靠一己之力走出了一條與村裏誰都格格不入的道路。
但是不管怎麼說吧,沈強有這樣或那樣的不是和混賬經曆,但是還沒到泯滅良知的程度,就比如他知道李衛國是個好人,沈衛民領養侄子的這個做法像個漢子。所以在沈衛民把李家康遞給他的時候,他伸手接住,抱得穩當的。
沈衛民正站在葉聰身後彎腰護著他,看沈強小心翼翼把李家康抱下水,勾唇笑了笑。平常吊河水流急,並不適合孩子在附近耍。不過這次要捉魚,上遊關水閘,下遊土堆圍堵,現在幾乎感受不到水流,兩個小孩站在水裏也沒有衝擊力。
“小叔,有魚!”葉聰感到自己腳邊有什麼遊過去了。
沈衛民決定下水的時候,在空間取出兩條麻繩,一條剛剛遞給了沈強,一條被他穿過葉聰腋下攥在手裏。
“你小叔我不喜歡魚腥味兒,隻能看你的了。”沈衛民空口加油。
葉聰乖巧點頭,彎腰伸手進水裏摸找,以他的小個頭,小力氣,在水裏根本玩不轉
,有時候魚撞到他手裏,他都抓不住。不過他依然樂此不疲,看得出來他很高興。
葉聰幼年老成,下水讓他興奮,卻沒有到不能控製的程度,小心翼翼的扶著沈衛民,一步也不遠離。
李家康完全不一樣,他本來就喜歡蹦跳,終於進到夢寐以求的河水裏去抓做夢都想抓到的魚,那個高興勁兒離老遠都能感受得到。
沈強體力好,隻是他沒想到一個孩子竟然這麼有活力。他隻能著急忙慌的跟在李家康身後,這才剛進水,他已經撈了小孩三次了,偏孩子一點沒覺得不對,樂此不疲。
按住撲騰的李家康,沈強回頭看沈衛民,對方一派閑適。隻見他手裏拽著一條麻繩,麻繩從葉聰腋下穿過,他隻要輕輕拉著,在葉聰使不上力氣的時候,幫助一把就行了。
沈強感受到那條繩子的重要性,趕忙從腰上解下自己那根,這是沈衛民在岸上的時候遞給他的。跟沈衛民的溫柔不同,沈強拿著繩子直接栓到了李家康的腰上。
沈新乾過來領孫子的時候,沒看見人,還嚇了一跳。聽見河裏有人喊他,立刻轉過頭去。看到已經渾身濕透的爺仨兒,沈新乾是好氣又好笑,兩個孫子一直想到吊河湊熱鬧,是他拘著說他叔不同意,這才不情不願答應隻在岸上看,現在卻都被老兒子領到河裏去了。你說作為一個長輩,在孩子倔強偏幹什麼的時候,不說勸著講道理,還陪他們一起瘋,真真是……
沈新乾耳邊現在都能聽到老妻涼涼的說話聲了。雖然說大夏天的這水可能不涼,但是老兒子哪是能玩水的人?
“還不上來?”
“爹,爹,你把背簍和咱家自行車推家去吧,我領他們捉條魚,立刻就回去。”沈衛民大聲說道。
周圍吸了一口涼氣。
咱們家自行車?
“三柱子你買自行車了?不是騎秀姐家的?”沈強湊熱鬧。
“就算是我親姐,現在也是我姐夫的人了。我長大了,總不能老是占他們便宜,就借錢找票先買了一輛。強子哥,什麼時候用車?家去取啊。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