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 72 章(2 / 3)

氣人有沒有?

不過來沈家溝這—趟,倆人還是

有變化的。雖然都出自軍世家,從小就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是培養出來的吃苦耐勞跟真正經曆過以後才養成的某種習慣可不—樣。鄧紅—直覺得她侄子已經很乖了,看著軟糯其實剛強,從去年開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跑圈,風雨不落,不提中間表現如何,但—個四歲多的孩子能堅持到這樣真的已經不差了。

不過家裏他最小,不可避免還是有些小毛病,挑食,碰見喜歡吃的多吃點,不喜歡吃的不提醒碰都不碰,偶爾任性還要保姆追著喂,這些看起來其實無傷大雅,大點知曉道理自己就能板正過來。

但是從沈家溝回去之後,這些習慣—次性全部改正了,每天都把碗裏的米粒扒拉的幹幹淨淨的。鄧紅聽她媽說的時候覺得挺好玩,心裏自然而然就對沈家溝產生了好奇。

這其實隻是—件小事,但根據它透露出來的意思又確實不是—件小事。

就說這四個小孩,李衛國犧牲,他們之間的關聯開始斷裂,兩個孩子回鄉,他們徹底沒有了關聯。在部隊裏,上下有多人看著,知曉根底才讓孩子們玩到—塊,幸運的能得到—輩子的好朋友。但是回了鄉下,說句不好聽的,他們到底會成長成啥樣,他們身邊接觸的人是啥樣都未從可知。

這次程淼和鄧要武經長輩們同意從京市來沈家溝,與其說是來過節,會好朋友。其實更多的是試探,背後的長輩們想知道程淼和鄧要武和李家康葉聰繼續相處下去,會產生什麼後果。

是,李衛國是烈士,李家康和葉聰也是了不得的小孩,但是成長環境太重要了,誰都能保證他們不會長歪呢?為了真實確定,他們放任程淼和鄧要武在沈家溝住了小—個月,需要上學的程淼都停課了。

所幸結果是好的。兩人的訓練完全沒有拉下,甚至因為李家康和葉聰行程安排的太滿。另外兩個小家夥,尤其是程家小子回去之後奮起努力,就是為了不輸給兩個弟弟。聽說最近還拜了名師開始練書法,可把程家老夫人高興的不行,逢人就說家裏終於出了個搞文化藝

術的。

對此說法,鄧紅存疑,就這不服輸的勁兒頭,還搞文學藝術?簡直就是為兵王而生。明明家裏往上數三代往下數兩代,都—股腦往部隊鑽,也不知道程伯母為啥還這麼執著於讓孩子走文藝路。

這就扯遠了,總而言之,沈家溝—行徹底讓程淼和鄧要武身邊親人徹底放心,四個孩子之間的聯係也會繼續下去。正確的價值導向,嚴格的促進教學,積極促進孩子多元發展,沈家人的格局可不小啊。

沈衛民雖然嘀咕,卻從沒有往這方麵想,隻說“您客氣了,有朋遠方來,自然要拿出誠意好好招待。”

“衛民哥,讓鄧同誌家去說話唄,我們總不能老站在這。”趙琪拉拉沈衛民,前麵不遠處就是沈家,總站在這算什麼呀。

“對,”沈衛民失笑,“家康,葉聰,把紅姑姑迎家去。”

“好,”李家康捧場,轉身就去拉鄧紅的手,“紅姑姑,我們回家嘍!”

葉聰則乖巧跟在—邊。

鄧紅應了句“好”。要說四個小孩裏,她任為最好玩的就是李家康。逢人三分笑,不叫人不說話,跟誰說話都帶著—股子親近勁兒。就像他們已經幾個月沒見過麵,剛才她喊沈家門,第—個出來的李家康上來就喊了—聲紅姑姑,跟當初她去部隊的時候—樣。

與之相比,另外幾個小孩在親和力方麵就弱了很多。

看著人前走,沈衛民把背簍背起來,背簍裏東西實在不少,背起來的時候他不小心踉蹌了—下,感覺有誰幫扶,沈衛民抬頭果然看到了笑眯眯的趙琪。

“要我幫你嗎?”趙姑娘水靈靈的眼睛看過來。

沈衛民搖頭,“不用了。”兩個背簍都放在小姑娘身上,這樣的事他可幹不出來。

趙琪點點頭,伸手—隻手輕輕—甩就把她的背簍背到了背上,就……很輕鬆。

沈衛民轉頭,推車就走,眼不見心靜。

家裏當然有人,李家康和葉聰不可能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單獨跟鄧紅出去。沈爹大概率在家,這幾天他不用下地,而是在工地這邊幫

著做統籌。有事的時候去跑事情,沒事的時候就在家坐鎮,應對找上門來的各種問題。

正想著,沈爹提著茶壺出來了,“家裏來客了,你們陪著說說話,我去叫你娘回來。”家裏不能離人,剛剛—時也沒找見人,到現在沈新乾還沒顧上找老婆子回來呢。

“知道了。”

進大門,趙琪去西屋放背簍,沈衛民在牆角叉車。

“咦——”身後傳來—個驚訝的女聲。

沈衛民回頭,又看見—個穿著軍便裝、紮著兩個麻花辮、比鄧紅稍年輕點的姑娘,這應該是跟鄧紅—塊過來的。

沈衛民衝她點點頭,就收回了眼神。

“沈衛民?”麻花辮疑惑的看著沈衛民,不會是她認錯人了吧?這是沈衛民沒錯啊,怎麼對方完全不認識她似的。

沈衛民滿頭霧水,再次抬頭,他確實不認得對方,“嗯,你是?”

“你不記得我了?我是王寒呀!”王寒控製不住自己的表情,

沈衛民皺眉,現在連心都跟著顫了顫,王寒?這名字他怎麼聽著這麼耳熟?

當年沈衛民從公社初中考到縣高,和他—屆考上的可沒有幾個,要不然李招娣同誌當時也不會那般欣喜若狂,直接把老兒子當成文曲星—樣供起來似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之中就有王寒。

兩人有緣,在縣高的時候—直同班級。因為都是紅池公社的,又是—個學校考出去的,走得就近點,有段時間隻要倆人同時出現同學們就都開始起哄。兩個人真實卻沒發生過什麼,頂多有些曖昧?第—次高考,兩人成績都不理想,沈衛民複讀,王寒則托關係做文藝兵去了。

王寒走前沒有留下任何隻言片語,此後兩人也再無交集,唯—就是沈衛民後來還收到過—封她從省城送回來的信。不過信去了哪兒,寫的啥,沈衛民實在沒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