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 54 章(2 / 3)

正所謂江山代有人才出。

“很少聽孟秘書誇獎人,雖然之前我就聽說機械廠的沈同誌不得了,現在我對這位小同誌更好奇了。”彭玉蓮笑著說道。

“如果不是確定我們認識的是同一個人,我都要以為咱們說的是同名同姓的兩個人了。沈同誌在縣高讀書時,表現很一般,且三天兩頭請病假。聽說還和街上混混很熟,就是不知道真假。沒想到這才幾個月過去,就大變了樣。”曲靜淡淡的開口。

“男大也是十八變,這是知道上進了,也許是一直沒開讀書這一竅。”彭玉蓮笑著說。

“想當初他能進機械廠還是老陳親自領過去的,本來是想讓他去食堂跟老孫做個學徒,沒想到陰差陽錯進了運輸隊,接著就有了這麼多作為。”才幾天,就從一個問題學生變成了大家稱讚的工人,就是曲靜有些不能適應,這完全換了個人似的。

“這個我還真聽他提起過。”孟秘書開口,“衛民自小身體不好,上學的時候經常病假曠課,成績也不好,連考兩年都沒有考上大學。今年暑假家裏因為他要不要繼續複讀吵翻天,當時正趕上農忙,生產隊做工作讓他下地掙工分,沒想到第一天舊疾複發,要不是村裏赤腳醫生來的快,後果不堪設想。之後,他就徹底明悟,知道上進了。”

這是某天吃飯的時候,沈衛民在飯席上講的。

沈衛民前段時間風頭太盛,大家對他的事情都很好奇,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小子,竟然能做出這麼縝密的計劃案。雖然說集資建房的法子不是首創,但那些細密的規則,可都是沈衛民一條條摳出來的。

孟秘書當然也好奇,沈衛民說這事直接簡單提了幾句,言語之間都是感慨,孟秘書沒想到平常看起來穩重的沈衛民還經曆過這些,對此印象深刻。並認為如果這是沈衛民態度轉折的關鍵,非常合情合理。

顯然,眼前兩位女士也是這樣認為的。

“原來是因為身體差,怪不得該一個大男人幹

的活他都推給了身邊的小姑娘。”陳佩佩不知何時走過來了。

說實話,雖然是初次見麵,但陳佩佩是有些看不上沈衛民的。主要是剛才那幕給人的印象太差了。一共六匹布,四卷都壓在旁邊的姑娘身上,沈衛民一個男人拖著兩卷,還跟費了多少力氣似的。

要她說這樣的男人都是被慣出來的。也就是和趙琪素不相識,如若不然,她都要上去支招了。至於唐曉,她家姐妹的眼光一直有問題,之前的白樂,現在的沈衛民,哪個看著都像吃軟飯的,真不知道有什麼可留戀的?

卻沒想到,剛到這邊就聽見了孟秘書的解釋。

“奧,你說那個啊。”孟秘書語氣中帶上了明顯的笑意。

要說剛開始他也很受衝擊。找人拿來六匹布,他本想說回頭讓車給他們拉到公社,他們再憑條去取,沒想到兩人異口同聲的拒絕了。拒絕就拒絕吧,就是這布要靠他們兩個抱回去。

孟秘書當時想的是等他們徹底了解布匹的重量後就知道了,有些話不能亂說。

沈衛民確實是領悟了,抱起一卷布試了試,覺得太重又放下。孟秘書剛想笑,就看到旁邊的小姑娘找出一個麻袋,把剩下四卷布放進去,輕巧的就提了起來。

“還成,不重。衛民哥你不動手,我來拿,我力氣大。”小姑娘萌萌噠的笑著。

眼看著沈衛民就要答應,孟秘書鄙視的盯著對方看,才讓對方最後改口,費力抱起兩卷布往外走。

看剛走出門就憋得滿臉通紅的臉,孟秘書就知道沈衛民堅持不了多久,不過多餘的他也沒叮囑。沈衛民是個聰明人,如果他真的受不住,自然會想法子。另外,他旁邊有一個關心他的姑娘,紡織廠門口還停著自行車,根本不需要擔心。

孟秘書簡單解釋了幾句,“之前隻是聽說衛民有未婚妻,長得好又賢惠,兩人感情非常好。今兒我也是第一次見,印象著實不錯。”

孟秘書似是不經意說道,餘光撇見最後跟進來的廠長千金表情迅速僵硬,便

沒再接著往下說,轉而說起了廠裏新出的布料。

沈衛民可不知道他們離開後,紡織廠那些人還會繼續談論他倆,倆人抬著麻袋進入機械廠宿舍,再出來已經一身輕鬆。

“接下來我們去哪兒?”趙琪問道。

“去照相。”

這年頭照相是奢侈事。家裏不添丁、沒有大喜事、不逢年過節,沒有誰閑閑無事來特意照個相記錄下生活。沈衛民和趙琪到了根本不排隊。

大紅紙背景,兩個年輕人,頭挨著頭,老師傅“三二一”之後,時間定格。

沈衛民和趙琪去交錢,約定拿照片的時間。從照相館裏走出來,也才上午十點鍾。

在沈衛民看來,縣城沒有什麼好逛的,不過趙琪向來看這新奇看那也新奇。兩人在一起的時間本就少,沈衛民當然不會掃興,簡單商量後兩人隨便拐進一個巷子,就那樣漫無目的走著。

南區是池縣新城區,主幹道鋪了公路,小巷裏也被住戶鋪上了石子,踩上去有些硌腳,不過好處也是多多的,下雨不會泥濘,看上去也美觀。

巷子裏的環境很不錯,獨門獨院,門口種著月季或者丁香花,現在開的正好,歲月靜好。

兩人說說笑笑,前麵突然傳來爭吵聲。沈衛民不是愛湊熱鬧的人,但架不住趙琪好奇。沈衛民還沒有反應過來,對方已經朝著人群跑過去了。

“慢點兒。”沈衛民無奈。

沈衛民發現最近他總是會和房子、房產扯上關係,眼前這也是關於房產搶奪。

據一起看熱鬧,熟知內情的鄰裏街坊的說法,現在的情況是旁邊院子的主人,一對老夫妻在兒子的陪同下去外地走親戚,回來路上遭遇意外去世了,現在家裏隻剩下兒媳婦和孫女。這要是個孫子,兒媳婦承諾不改嫁,興許還有商量餘地。但是個閨女,就都不好說什麼了,上麵老人建在,叔伯大哥來要院子,外人能說什麼?

“今天再給你最後一天時間,明天主動去跟我去房管局,不然我可就不客氣了。”

沈衛民夠頭看了看,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