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到山腰時,金烏西墜,天邊的雲朵被染成了橘子紅。
見大家精神都不太好,俞展過來詢問完甄蘇蘇和蕭致的意思,安排大家暫時紮營休息。
陳華安狗腿子地過去給甄蘇蘇幫忙固定帳篷,甄蘇蘇也同樣會給予幫助。
紮好營帳,大家早就餓得五髒廟造反,紛紛從背包裏掏出學校準備的食物和水。
啃著饅頭,喝著礦泉水,平時看都不看一樣的食物,竟然吃出了幾分小麥的甘甜。
大家不約而同地想,現在的境遇,能有饅頭填飽肚子,真的不錯了。
雖然饅頭有點硬,有點幹,難以下咽,但大家都能夠克服困難。
這樣想著,就聽見撕開包裝袋的聲音。
眾人循聲望去,就看見甄蘇蘇撕開一袋餅幹,空氣裏傳來一陣濃烈的奶香味兒。
好香啊,大家猛吸了幾口,饞得口水噠噠。
數雙目光落到自己身上,甄蘇蘇沒想到吃袋餅幹,這麼大陣仗,把餅幹給大家都分了分。
蕭致沒要,還冷哼:“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出來旅遊,既然是做出任務,就要懂得吃苦,現在吃不了苦頭,以後怎麼做大事。”
其他人拿著牛奶味的餅幹,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甄蘇蘇嗬嗬一聲:“明明能過的好一點,為什麼非要自討苦吃。腦子有毛病。”
蕭致臉一黑:“你……”
旁邊的俞展拉了一把,勸架:“大家都是一個隊伍裏的成員,還沒遇上敵人,隊伍裏先出了矛盾,以後執行任務還怎麼放心把後背交給隊友?今天的爭吵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再有下次,大家都會跟著你們受罰。”
說完,俞展對其它成員說:“吃完後早點休息,養精蓄銳,明天還有很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上半夜,由我和甄蘇蘇守夜,下半夜輪到蕭致和柳江河接替。”
話落,大家都安靜地啃著餅幹,濃濃的牛奶香在唇齒蔓延開來,心裏也跟著甜了起來。
甄蘇蘇吃完,趁著天色還沒完全黑透,找了一棵彎脖子樹做據點。
俞展遞來一瓶花露水:“山裏蚊蟲多,這個防蟲子很有用。”
甄蘇蘇也不跟他客氣,把露出的皮膚都塗抹了花露水。
俞展想了想:“其實蕭致人不壞,就是喜歡找人打架,他心裏挺欣賞你。”
甄蘇蘇撇嘴:“我們兩看相生厭,他最好別惹我。”
俞展無奈搖搖頭:“算了,等大家相處時間多了,說不定能有改觀。”
作者有話要說: 道教跟佛教不一樣,可以吃葷可以喝酒,可以種田養豬,有四不吃,三不問。
1、不食牛,因其善。一輩子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終生勞作,普濟眾生,它太辛勞了,不能吃。眾所周知,太上老君是騎著青牛出函穀關的,他被關令尹喜留下,才鑄就了《道德經》。道經說,牛羊食草,純善之物也。所以說道家不食牛羊肉,因其善。
2、不食烏魚,因其孝。人們通常說:烏魚最可惡,連自己的親生子都吃,但道教說法與此恰恰相反,他們認為:烏魚一到產卵期,兩眼昏花,什麼也看不見,隻待餓死升天,烏魚崽最有孝心,寧可自己遊入母嘴,給娘充饑,也不能讓娘餓死,精神可貴可佳,吃不得。古人一般都不食烏魚,捉到即放之。道教不食烏魚,因其孝。
3、不食鴻雁,因其貞。鴻雁誌向高遠,矢誌不渝。皆為夫婦後,一心一意,即使一方死亡,另一方也貞守到最後,過單身生活。雌雁產卵之時,雄雁在一旁守候,如遇天敵,奮身反抗。失偶孤雁,終生獨居,處境淒涼,矢誌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該吃。道教不食鴻雁,因其貞。
4、不食狗,因其忠。古往今來,人們常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終生隨主,為主效勞,不可食也。狗是人類至善至忠的朋友,為人類服務,忠心耿耿。所以道教禁食狗肉,因其忠。【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