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風雲變幻(2 / 2)

白衣劍仙輕笑,卻是正色說道。

“誠然,的確是有爭奪這份機緣的原因,所以我才順水推舟的過來了臨江,但縱使是沒有秘經的第七章,我也不會坐看臨江十萬軍民被那魔頭血祭……”

……

……

酒宴順利結束,其中沒有出現什麼裝逼打臉的事件,畢竟沒有人蠢到那個程度。

不過也沒有出現趙嘉澤希冀之中的另一種發展,那就是那個姓李的白衣劍客一眼看見他具備無上資質,死活要收他為徒,送功法送丹藥……諸如此類的。

真是令人失望。

但是掌握了很多有價值的消息,倒也算是不虛此行了,在回到趙府之後,他就果斷的再次閉門不出,開始了對自己書房的搜索。

有些東西他忽略了,現在需要更加詳細的補充,對於這個世界需要有更多的了解——

……

百年前的大晉王朝重文抑武,朝野上下軟弱無能,讓他們抵抗外敵就一直都是投降主義,但要是讓他們打壓武官,就真的是竭盡所能,想盡辦法,狠辣到令人發指。

後來繼承大統的太武聖皇帝,師從仙劍派,預見了未來的中土神州的劫難重重,也知道了唯一的辦法就是重振人道氣運——

周易有雲,已日乃孚,革而信之,天地革而四時成。古之聖皇擇穴而居,築巢為屋,披荊斬棘,篳路藍縷……這個過程正是最好的體現。

就連上古先民也曾茹毛飲血,曾以薪求火,萬物始於混沌,有態失而野俗。但他們登山而入海,開荒而捕獸,薪盡火傳,才最終傳承下了一個民族前進的浩哉壯誌!

中原地區之外的世界,都被稱為蠻夷,這可不是中國有多麼自大,而是無情的形容了一個事實。

但是任何事物都會發生變化,世界不是停滯不前的,大晉軟弱無能,任由異族宰割,遼人南下,鐵蹄踏破大好河山……如無意外的話,就會是神州陸沉,血染中土的結果。

也正因為如此,末代龍氣徹底動蕩,近乎消散,也導致了人道氣運的不穩固,被古之聖皇分封天下,定鼎九州,最終鎮壓的人間界……也不再安穩了。

魑魅魍魎,妖魔鬼怪,牛鬼蛇神……層出不窮!

唯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方發,就是鞏固龍氣,鎮壓人道氣運,但是鎮壓也隻能夠讓它們不消散,撐死回到原來的程度。而已經開始肆虐人間的那些魑魅魍魎,卻不會原樣的縮回去,隻能夠讓情況好一些。

因此,需要建立更為偉大的功績大業,追亡逐北,開疆裂土……

古人打下這麼大的一片疆域,澤及後人,卻不是希望子孫後代躺在他們的功勞上混吃等死的,而是希望後人去超越前人,一代更比一代強。

所以太武聖皇帝決心要變革,重整河山。

但是一直都是重文抑武的朝廷,是不可能是說變就變的,文官的勢力盤根錯節,極為龐大。哪怕明知道世道變了,他們不變不行,但還是沒幾個人願意去改變。

削弱自己的權力,損失自己的利益,讓武人崛起?

開什麼玩笑?!

不行!絕對不行!這是有違祖宗法製的!別說妖魔鬼怪盡出了,就算是大晉亡了,改朝換代,也不能夠動他們這些聖人門下、千年世家的根基!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管是誰當權都不能夠違反這個傳統。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改變自然是阻力重重,困難無比。不過他們大概是忘記了世間出現了更加具備決定性的力量,所以事情發展沒能夠按照文官集團的想法來進行。

太武聖皇帝麵對這些又臭又硬的茅坑石頭,嚐試了幾次之後就放棄了,轉而舉起了屠刀。

一位位朝中大員……

一個個千年世家……

不管是表麵的象征,還是背後的勢力,都被連根拔起,徹底掃蕩一空。文官集團自然瘋狂反撲,但是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不堪一擊。

甚至還因為他們的反撲,招致了滅頂之災,本來太武聖皇帝隻是打算清理掉他們對大晉王朝的惡劣影響,結果發現他們竟然這麼狂妄……表麵上口口聲聲都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要是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瘋狂到什麼都敢做,皇帝都敢殺。

光是清理他們在朝野中的影響似乎不夠了,必須誅他們九族,殺他們全家才行……

……

這世間的水,似乎比自己想象之中的還要深啊!而且那什麼聖皇帝也太狂了吧,真的做了什麼都敢堂堂正正的認下來,一點兒都不顧及自己的名聲?

放下手裏的書籍,趙嘉澤擦了一把冷汗。

本來還抱著萬一希望,現在連“鎮壓氣運”這樣的設定都出了,妥妥的高等世界無疑了。而且他本來是考慮著另辟蹊徑的,譬如說參加科考,成為文官。

那樣的話,就算是在這個世界自己的武力值不高,也照樣可以成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