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助魏奪城(2 / 2)

魏國攻打鹿邑則比較麻煩一些。鹿邑的附近有幾個小城,這些城中雖然都隻有一兩千人的馬,但是再加上城父出來出來的一萬兵馬,人數倒也不少。不過最可恨的是,這些士兵分布在鹿邑的四麵八方,楚人幾乎不用怎麼調動兵力就可以對韓人進行偷襲、騷擾、甚至對戰。從機動力上來說,楚人要比魏國強得多。

好在魏國兵多,攻打鹿邑雖然幾天沒有成果,但是卻依然仍舊還挺得住。當初發兵之時秦國曾經答應幫忙的。魏國見鹿邑急不能取,於是便向秦人請求幫助。秦人倒也好說話。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出兵。攻打鹿邑其實也沒那麼麻煩,隻不過壞就壞在鹿邑附近的那些小城太多了。秦國答應幫助魏國之後立即揮軍向那些小的城市發起了進攻。

那些小城本就沒有什麼兵力,現在又全城盡出,前去支援鹿邑,哪還有什麼兵力留下,更何況這些都是小城,防禦能力非常低,根本不抗打。任緒把從淩陽夫人那裏借來的新武器一字排開,兩輪攻擊下來,那些小城就乖乖的投降了。知道秦人用了什麼新武器嗎?霹靂天雷!就是用大型攻城設備把大量的裝有火藥的地雷一樣的東西拋進城去。這些“地雷”都是點著了的,落地就炸,非常厲害。兩輪攻擊,被丟在城中的霹靂天雷就有上千顆。城本就不大,上千顆雷一響,城裏立即變成一片火海。城裏的士兵和百姓懼怕這種從天而降的煞星,不敢再抵抗,隻好乖乖的出城投降了。

攻下了這些小城,秦人又引兵向南阻擊城父方麵的援軍。向壽和任緒親自帶兵,於鹿邑城南三十裏處與城父方麵的援軍交戰。秦人不與城父軍糾纏,一粘即走。城父軍隻有萬餘人,不敢追擊,折而向北,再救鹿邑。秦人有意根楚人做對,隻要城父軍前去支援鹿邑,秦人必然反回與之交戰。但是他們仍舊不戀戰,隻要與楚人稍有接觸則必然撤退。秦人每次投入的兵力都不多,而且還都是機動性比較強的騎兵。楚人想追也追不上。

如此反複多次,城父軍終不能有效的支援鹿邑。魏人見機,全力攻打鹿邑。幾番折損下來,鹿邑已似秋風中的枯葉,守不了多少時候了。秦人與城父兵交戰八次,城父軍已經對秦人的意圖很了解了。但凡有秦人前來騷擾,隻用一股軍隊迎敵,其他他軍隊雖然戒備以防秦軍突然襲擊,但卻並不參加與和秦人的交戰。

第九次,城父軍遠遠的看到秦兵又至,便像前幾次一樣結陣以待,但是等到秦軍一到眼前,城父軍卻發現這次進攻的敵人並不隻是那一隊騎兵了,秦人這次把所有兵力都壓了上來。不過還好城父軍有所戒備。雖然秦人這次想搞個突然襲擊,奈何楚人的準備很充分,他們雖然敵不過秦人,但是卻退而不亂。秦人想要一舉滅掉他們卻也不可能。

楚人畢竟兵少,被秦軍所逼,且戰且退,各北撤出五裏。然而就這時,楚人身後突然又一支秦人軍隊殺了出來。這支軍隊一出,楚人大亂,兩方秦軍合圍,殺得楚人大敗虧輸。城父軍奮戰突圍,餘一千四百殘兵,退回城父不也再出城門一步。仗打完了,向壽和任緒與那支從背後殺來的秦軍領將相見,任緒一眼便認出這將軍是以前共同殺過敵人的淩陽夫人的部將丁雷。

原來秦人與城父軍交戰之初就已經向碭郡的守軍請援,向壽向碭郡守軍請援並非因為自己兵力不足以對付城父軍,而是在白起在來信中表示此戰多用計謀,不可與敵死拚,而且向壽自己也不願與城父軍拚個魚死網破。不想硬拚,那隻能出奇兵製勝了。不過雙方軍隊處於交戰狀態,自己的動向已經被敵人探清,很難分出奇兵來。想來想去,向壽隻好向淩陽夫人求援,請她派出一支“奇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