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推說此事由大王做主,自己這些為將的無權交換土地,對於向壽所要求之事置若罔聞。向壽無奈,隻好與樂毅商量。樂毅當初答應過白起可以用齊國的土地交換韓魏的土地,好使淩陽夫人的領地與秦國本土連接起來,但是現在三晉出爾反爾秦國隻好去找樂毅這保人了。
對於此事樂毅也很無奈,事實上當初三晉並沒有答應秦國的換地計劃,因為這件事對於三晉來說是有害的。雖然他們可以用兩倍甚至三倍的土地換取秦國在齊國新得的領地,但是白起要換的畢竟是兩國原來的土地。且不說這筆生意合不合算,隻說換地以後秦國在東西方向上的距離擴大了將近一倍,他要對那裏用兵都很容易,隻這一點就讓三晉之人感到了威協。更何況淩陽夫人的領地那樣富庶,三晉和燕國也不會不動心,若是讓秦國把這塊飛地與老巢連在一起,三晉若是想打它的主意可就不那麼容易了。所以三晉打一開始就沒有答應這個計劃。
樂毅認為正所謂不是朋友就是敵人,在這個時候若不把強大的秦國拉進來說不定秦國會在四國攻齊的時候幫助齊國,若是齊國以答應淩陽夫人獨立為條件迫使秦國出兵的話,秦國一定會答應的。在思來想去之後樂毅勸說三晉先答應秦國的要求,等到事到臨頭換不換還是三晉說了算。而且這事還可以先拖一段兒,即使到了拖不下去非換不可的地步,三晉也可以漫天要價,到時候秦國若是不答應就願不得三晉了。
樂毅雖然知道三晉打的什麼主意但是他卻不敢對向壽說,他隻是說道:“現在戰事剛定,有很多事情要做,至於換地之事,我們不如先等一等,等到我們先把手頭的事情解決的差不多了再說吧。”
“我王已經派出了軍隊在新城附近,就等著接收韓魏兩國的土地了,此事若是拖個沒完,大王發起火來恐怕又有戰事。在這齊國的土地之上向壽與諸位共同殺敵,生死相托,情比兄弟,實在不願與三晉的兄弟在戰場上相見。”向壽半軟半硬的說道。
“相爺所言極是,不過此事終是貴國大王與韓魏大王之間的事兒,你我這些做臣子的隻能聽命而為,不過此事還要請相爺在貴國大王麵前多說兩句好話?”樂毅說道。
向壽看出樂毅意在推拖,也幫不上什麼忙,也不再與他多說,告辭而去。向壽回到營中,把三晉和樂毅的態度告訴任緒,任緒笑著說道:“此事定然不出大王的意料之外,在我看來大王早已經有了定計,你我隻管把這件事報上去就行了。大王會給我們指示的。”向壽當然知道白起另有打算,像這種換地的事本來就很難辦,白起在各國聯兵攻齊的時候另生枝節換取土地,這一舉動本就奇怪,若說他沒有後招,誰也不信。
三天之後,白起就用飛鴿傳書送來了新的指示。向壽拿著指示來到樂毅的軍中向樂毅說道:“我國大王來信說,他也知道三晉和樂將軍有些為難,但是秦國參加這次戰爭為得就是把淩陽夫人的領地接回秦國去,無論誰也別想攔住秦國的這個計劃。”
“你的意思是白起大王已經要求你向三晉進攻了?”樂毅嚇了一跳,他沒想到秦人的反應這麼激烈。
“進攻是肯定的,但是不是向三晉進攻就要看三晉的太度了。”向壽笑著說道。
“此話何意?為什麼要看三晉的態度?”樂毅被弄糊塗了。
“秦國要到這裏來也並止三晉一條路可以走,比如說……楚國。”向壽看著樂毅的眼睛說道。
“秦國要在楚國的境內打通一條通住方郡的道路,想讓三晉幫忙,貴國大王是不是這個意思?”樂毅問道。
“不,您剛好說反了,是三晉為我們打出一條路出來,而我們則用在齊國得到的土地和他們交換。當然,秦國會從旁相助的,而且是不遺餘力。”向壽笑著說道。
“向楚開戰,這恐怕要考慮一下了,我們燕國現在並沒有這樣的計劃。”樂毅說道。
“這是我們與三晉之間的交易,你是保人,你不覺得我們能這樣做已經仁至義盡了嗎?而且我們隻要三晉出兵,並沒有要求你們燕國也一同出兵,上將軍還有什麼為難的呢?”向壽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