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自方與郡出發,穿過齊國的陶郡從楚韓兩國的邊界通過,向秦國而去。這一路上,白起走得很快,幾天之後他就來到了齊國的邊界上的一個大城濟陽。這裏可以說是白起在齊國的最後一站了。白起把兵馬停在城外修整,又派人去城裏購買一些必備物品,以準備日後的行程。白起安營之後,正與魏瀾和嫻公主說話,這時小校忽然來報說:“濟陽太守陳城聽聞將軍過境,前來拜見。”白起聽了很是奇怪自己與這陳城並不相識,他前來拜見到底有何用意呢?白起心裏雖然奇怪,不過對方既然是一方太守白起也不好怠慢。白起命人把他請進帳內,閑話敘盡之後問起了陳城的來意。
陳城笑著說道:“將軍攻取方與,擒獲楚國名將卓旦,威振齊境,陳城對將軍真是佩服之至,今日聽聞將軍路過濟陽特來邀請將軍入城一敘。”白起聽完笑著說道:“不知陳太守是請白起一人入城呢,還是請我這些兵馬一同入城?”陳城聽到白起的話,臉上笑容一擠說道:“當然是大軍一起入城,一起入城。”白起笑著說道:“將軍如此客氣,白起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陳城聽白起答應了下來,一把握住白起的手說道:“今夜當與將軍痛飲三百杯。”
白起隨陳城入城,陳城派人引著白起帶來的兵馬去安頓,相府的家將和兩千秦兵保護著嫻公主與魏瀾跟著他們去了,白起身後的五百騎兵卻是一個也未動。陳城見到這種情形向白起問道:“將軍這是何意?”身為白起的副職的秋沬向陳城說道:“我們是將軍的護從,自然隨護將軍左右。”陳城見狀歎了口氣說道:“將軍在我這裏難道還有什麼差錯不成?”秋沬向陳城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在太守門外守候就是。”秋沫說完不等陳城說話,自帶著兵馬向前走去。陳城看著秋沫的身影向白起說道:“將軍的手下真是忠誠啊。”
白起在陳城的帶領之下進入到陳城的府內,陳城幾次向白起舉杯邀飲之後向白起問道:“將軍此行是去往何地啊?”白起答道:“白起身為秦國的臣子,當然要回秦國去。”陳城聽了笑著說道:“將軍這話是怎麼說的呢?我聽聞大王封將軍為大將軍,更是破例將方與一郡之地相贈,將軍怎麼說自己是秦國的臣子呢?”
“正所謂忠臣不事二主。白起受秦王之命護送淩陽夫人回國,現在諸事已畢,理應回到自己的國家才是,豈能因為貪慕高官厚祿而背棄自己的國家?”白起說道。陳城為白起滿上酒杯說道:“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將軍在秦不過一小小的兵衛統領,在齊卻是萬人之上的大將軍。兩相比較之下,將軍當然知道哪方更是明主。”“我心意以定,太守不要再多說了。”白起說道。
陳城見白起還是要執意回秦,向白起說道:“白將軍,你即然接受了大王的封賜,就是我齊國的將領,你可知你現在的行為等同叛徒?”白起向陳城說道:“我在離開方與之前,已經寫了奏本給大王稟明白起的心意,我接受封賜也是為了顧全齊王的麵子。這叛徒之名白起是絕不會承擔的。”白起說著站起了身來,雙手按在了寶劍之上。
“白起將軍,我在這院落之中埋伏了五百刀斧手,你量你能出得去嗎?”陳城向白起怒聲說道。白起聽了陳城的話大笑起來。陳城見白起不知死活,還敢大笑,向他說道:“你的死期就在眼前,你竟然還笑得出來,我倒真佩服你的膽氣,隻不過大王已經下了嚴令,要我務必在把你攔在此地,你若不歸順,就隻有死路一條。”
白起聽完陳城的話笑著說道:“你以為我不知道你的詭計麼?我既然敢進來就有把握活著出去。在此門之外不但有你的五百刀斧手,還有我的五百騎兵,你難道就能吃定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