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公主的名字叫做紅雨,近年二十三歲,她是淩陽夫人和秦惠文王生的第三個女兒,淩陽夫人以前是齊國的淩陽公主,是齊國董太後最喜歡的女兒,齊湣王的妹妹。秦惠文王十五年,秦、齊、楚三國會盟,與其他各國抗衡,淩陽夫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嫁到秦國來的。
淩陽夫人是個有野心的女人,她的兒子公子然原來也是文武兼茲的人才。當年秦武王去世之後,由於秦武王沒有子嗣也沒有指定其他繼承人,秦國出現了爭權的局麵。淩陽夫人本也想借著機會把公子然奉為秦王,但是她的速度比宣太後慢了一步,被宣太後搶了先。宣太後把當時在燕國做質子的公子稷迎了回來,擁立為昭王,也就是秦昭王。淩陽夫人見到自己棋差一著,事不可為就放棄了為兒子公子然爭王位的打算。
淩陽夫人放棄了大秦的王位之後,把家裏的所有門客都遣散了出去,命他們在外經商,為她賺取了很多錢財。這女人非常有眼光,凡是她投資的生意,沒有不賺錢的。很快的,她的生意就翻了幾倍。無論是秦國還是齊國,即使是趙國、楚國還有三晉,無論大小城市都可以看到她的店鋪。可以說這女人現在已經完全擁有了一個商業王國。
淩陽夫人的財力讓宣太後和秦昭王害怕,有了錢財很容易就能建立起一支軍隊來。宣太後知道淩陽夫人的手斷和野心,想方設法的想要除去她。不過淩陽夫人非常小心,宣太後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想來想去,宣太後和秦昭王隻好在嫻公主的身上做手腳了。
昭王即位之後,本是魏女的武王後不服,她也想為自己的兒子爭得王位,於是便和惠文後串通在魏國的支持下擁立公子壯為季君,發動了武裝政變。還好當時魏冉仍控製著都城的防衛,右相和左相也都支持昭王的地位,所以政變者們很快失敗,包括公子壯在內的與昭王不友好的兄弟都被滅門,惠文後被逼死,武王後也被趕回魏國。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季君之亂”。“季君之亂”後,宣太後怕秦國會受到來自魏國的報複,於是就向楚國尋求支持,製定了與楚國聯姻的政策。而這次被聯姻的對象就是我們的這位嫻公主。
這次聯姻共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秦昭王向楚國迎娶另外一名楚女為後,另一部分,則是楚懷王也迎娶一名秦國的女子為妻。而這位秦國女子正是嫻公主紅雨。楚懷王迎娶紅雨的時候已經是個快五十歲的半大老頭了,秦昭王和宣太後之所以這麼安排正是為了激怒淩陽夫人和公子然,隻要兩人一異動,秦昭王和宣太後必定會在雷霆般的手段對付他們。
淩陽夫從必竟不是一般的女人,她看透了宣太後和秦昭王的手段,含淚把嫻公主嫁到了楚國去了。自從嫻公主出嫁之後,公子然每日責怪自己無能,以至於抑鬱成疾,在嫻公主出嫁的第二年病死了。
嫻公主嫁到楚國去卻並未得到楚懷王的寵愛。那楚懷王是個老變態,他每日折磨嫻公主為樂,差點把個如花似玉的美人給折磨至死。有一次,楚懷王讓她彈一張用千螢草的毒汁浸過的毒琴。當她彈過那琴之後,手上中毒差一點兒就死去了,是被她帶去的門客用草藥治好的,但是那個門客卻讓楚懷王找了個理由給殺了。為此嫻公主有一個月不和任何一個人說一句話,那些隨公主嫁到楚國去的下人們都很擔心她,但是她最終還是挺了過來。
當時七國戰亂,每個國家的大王身上都背負了太多的責任。那時的人跟本不懂得自我調節,不懂得什麼是心理健康。那樣的日子過久了自然會做出些變態的事來。七國大王大多如此,隻不過有的嚴重一些,有的稍微輕點罷了,卻並不獨是楚懷王一人如此。而且不單楚懷王如此,就連楚懷王的兒子太子橫也是如此。
太子橫當年在秦國做質子的時候就是因為與秦國的大夫爭奪一個妓女把那個大夫把打死了,被秦國人追殺,逃回了楚國。他回到楚國之後依舊死心不改,居然把心思動到了他的後母嫻公主的身上。她在嫻公主的茶裏下了催情的藥物,把嫻公主給**了。嫻公主為了此事服毒自盡,被隨著嫻公主一同到楚國去的門客救了回來。這才保住了一條命。從此之後,天真可愛,一臉笑容的嫻公主就再也沒有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