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周刊》稱,希拉裏與奧巴馬的合作,如同電影裏經常出現的劇情:剛開始,他們互相討厭對方,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兩人最後竟能精誠合作,“共同對外”。也許當這兩個人走在一起,擰成一股繩的時候,讓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希拉裏依然選擇了和昔日的競爭對手進行合作,因為她知道,在現在的這種局勢下,隻有合作才能幫她開辟出一番新的天地。
希拉裏所擔任的國務卿是內閣首席,實際權力比副總統還大。《華爾街日報》一篇署名文章說,作為國務卿,希拉裏將會尋求解決她丈夫和布什總統很大程度上都沒能解決的老問題,從朝鮮核問題到以巴衝突,再到美國和伊朗的對峙。文章指出,希拉裏的國際形象將有助於獲得世界領袖們的注意與合作。跟奧巴馬的外交路線相比,克林頓參議員在競選期間提出的外交政策綱領比較偏右,所以這項提名的支持者們認為,“他們兩人的合作可以巧妙地組成一個好警察和惡警察的角色搭配”。
也有評論認,奧巴馬將自己的外交政策稱為務實外交,他認為國家安全應該是不分黨派的。奧巴馬和希拉裏在政策上分歧不大。在競選初期,奧巴馬曾抨擊希拉裏在參議院投票中支持伊拉克戰爭,但和很多最初支持戰爭的民主黨人一樣,希拉裏而後來也改變立場,同意奧巴馬分階段撤軍的想法。希拉裏出任國務卿會體現出她的幹練、堅定,有原則等這樣一些政治家的基本素質。她會發揮美國的領導作用,在講原則的前提下,有時又要適度妥協。
希拉裏未能如願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女總統,但出任國務卿卻能讓她獲得一個名留全球外交青史的難能可貴契機。希拉裏世界知名,從政經驗豐富,這一切對於國務卿一職而言,都是個很好的開端。以希拉裏的政治抱負,國務卿的資曆是她繼續從政的一筆財富。
希拉裏夢想沒有實現,但是與奧巴馬的合作卻讓她在新的重要職位上開啟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這樣的轉變也是值得希拉裏終生銘記的事情。希拉裏用她的實際經曆告訴了想要成功的女人們,要取得勝利,就必須懂得務實和合作。
劉玉英在大學裏學的是計算機專業,進入一家軟件開發公司半年後,被選拔進入了一個重要的研發小組,並擔任組長。她不禁有些沾沾自喜,甚至自我驕傲起來。但她很快就發現,有些人雖然計算機應用能力不如她強,但卻具有豐富的研發經驗和卓越的研發能力。比如那個其貌不揚的李冬,雖然平時寡言少語,拿出來的方案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讓許多自詡科班出身的人自慚形穢。
於是,劉玉英開始意識到單靠個人的力量,這個研發課題是很難攻克的,隻有與人合作,才有望取得成功。於是,她立刻放下“架子”,一邊暗中努力學習,一邊虛心向別人請教。她還和李冬成了工作中的好搭檔,生活中的好朋友,經常是別人都下班兩人還在討論工作。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這個課題很快就被攻克下來了,劉玉英的業務能力也大為提高,自然贏得了上司的青睞。
無疑,這個世界上到處是有才華的人,但並不是有高學曆、才華橫溢就能取得成功。千萬不要因為信奉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取得成功,而不肯或者不屑於同別人合作。事實證明,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沒有他人協助,誰也不能成功。
商人胡雪岩曾說過:“一個人的力量到底是有限的,就算有三頭六臂,又辦得了多少事?要成大事,全靠和衷共濟,說起來我一無所有,有的隻是朋友。”一個能成大事的人,關鍵不在於他自身的能力有多強、多有才華,而在於他是否善於借助別人力量,借助別人的力量有多強。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經常被問道,如何成為世界首富的?他每一次的回答都是,因為我請了一群比我聰明的人來幫我工作。姚明也曾說過:“團結才有力量,隻有與人合作,才會眾誌成城,戰勝一切困難,產生巨大的前進的動力。”那麼,我們該如何與人合作呢?
1.要具有雙贏意識。合作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共同的成功。如果你隻是自私地想自己成功,而不顧其他人,這樣沒有人願意和你合作。
2.以誠相待,互相尊重。合作雙方最忌諱的就是互相使心眼。既然是合作夥伴,就是一條線上拴的兩個螞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因此,要團結一致,以誠相待,互相尊重。
3.胸懷大度,求同存異。在合作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分歧,鬧一些矛盾,既然走到一起來了,就說明雙方有緣分,要珍惜合作機會,互相謙讓一步就過去了。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就有可能矛盾越鬧越大,最終受損失的是雙方。
現代社會,單槍匹馬的闖蕩已經不能讓一個人順利取得成功了,在前行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尋找到有利的合作夥伴,尤其是渴望成功的女性,更應該掌握合作的藝術,隻有這樣,你才能像希拉裏一樣,開創出人生美好的新局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