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魏大鵬有點狼狽,甚至是有點窩囊的幹掉了一個敵人,而且魏大鵬還有種種的不良生理反應,對於魏大鵬個人來說是一個難受的經曆,但是對於整個戰局裏的戰友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指揮員身先士卒,舍命相搏,無疑是最好的榜樣。後世的一句話放在這裏也是很準確的,那就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許多的操刀手正是在被圖羅族騎兵衝散的口子附近,力圖想要把圖羅族的騎兵趕出去。苦於自己手裏的家夥短,近不了騎兵的身,看到千總的驚險手刃敵騎兵的壯舉。就像是被洗腦一般,紛紛效仿,敢於冒著生命危險接近圖羅族的騎兵,先砍馬,再對付人。雖然是死傷不少,但是,畢竟是形成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來對付騎兵。
本身由於盾牌手和長矛手的阻擋,衝進來的騎兵絕對數量上不是很多,加上騎兵的目標實在太大,每放倒一個,就像是清空了一大麵的威脅一樣,越打越是有信心,越打,越是凶悍。慢慢的,陣線漸漸合攏不說,最重要的是軍心士氣打出來了,運用的技戰術又是十分合理,圖羅族的騎兵幾番衝擊之下,雖然殺傷了大順國的士兵,但是,沒有擊垮這個團隊,戰場上的事情,在沒有出其不意的情況下正麵對決,比拚的就是一個士氣,一方士氣高漲,另一方要是咬不住的話,士氣的低落不是抽絲剝繭,而是在某個時間突然將至冰點,導致整個戰局的逆轉。
魏大鵬敏銳感覺到,圖羅族的騎兵,進攻的勢頭已經沒有開始的時候那麼旺盛了,到了後麵的幾次,竟然是有點應付公事的感覺。稍微遇到抵抗,就紛紛後退,戰場上的這種消極,一點也是不次於烈性傳染病,很快會傳染到每一個人,就算是最勇敢的人想要改變這樣的局麵,最後的結果不是能夠改變這樣的狀態,而是自己也會感到一種無法跳出去這種消極束縛的絕望。
圖羅族的騎兵每次攻擊完畢,都是後退到一定的距離,轉身加速,然後衝鋒。騎兵要是沒有了速度,龐大的目標是很容易受到攻擊的。
魏大鵬一下子捕捉到了這個細節,大聲喊道:“兄弟們,看見沒有,圖羅族的騎兵沒有什麼可怕的。一樣是爹生媽養的,一樣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一樣的搶紮一個窟窿,刀砍腦袋搬家。一會兒,聽我的命令,咱們不能等著他們來送死,而是要追上去弄死他們,看看他們還敢不敢找咱們的晦氣。”
眾兄弟群情激昂,熱血沸騰,真恨不得魏大鵬馬上就下達命令。
一個小兵把魏大鵬的戰馬牽過來,魏大鵬撿起一把圖羅族陣亡戰士的長刀,拿在手中,翻身上馬,冷冷盯著圖羅族騎兵的動向。
又一次衝鋒開始了,不過,單單是馬蹄敲動地麵的聲音,僅存的幾個嘴裏呼喊的呐喊聲,也明顯沒有先前那種攝人心魄的震撼。對於這些生死邊緣走上一回,漸漸適應戰場血腥環境的人來說,根本就像是麵對沒牙的老虎撲過來一樣,根本就沒放在眼裏。
這回,盾牌手不是消極等到對方的馬刀砍下來消極防禦,而是主動把盾牌高高舉起,封住對手的刀路,讓對手不能傷到自己和長矛手。
而盾牌手這樣主動迎敵,長矛手的眼界和活動空間,一下子加大了不少。這些長矛手,大多數是久經沙場的老兵。知道對方的氣勢淩人的進攻一旦被阻,那麼,進行下一個動作就沒有那樣快的速度和那樣足的力量。
騎兵的速度力量,在於和馬匹的完美結合,沒有戰馬帶起來的速度,就算是你天生神力,也是用不出來一半的力量。因為騎兵畢竟是端坐在戰馬之上的,這就像是一個人,你不讓他雙腿用力,隻憑著腰肩帶動手臂發力,肯定是不能使出全部的力量的。
盾牌手的封鎖,不但是封住了對方的進攻,保護自己人不受傷害,更主要的是卸了對方騎兵戰馬好不容易帶起來的速度。沒有了速度上的絕對優勢,騎兵連人帶馬目標太大,更容易遭到攻擊。
有著豐厚戰場經驗的長矛手這回可是趁著盾牌手製造的這微弱的時間和空間上的優勢,一下子鑽出了盾牌手的防禦,直麵圖羅族騎兵,紛紛把手中的長矛刺向圖羅族騎兵。
圖羅族騎兵速度被卸下來了,站馬上又是不好發力,麵對的又是一寸長一寸強的長矛手,一下子感到了死亡的恐懼。這在騎兵和步兵的交鋒中可是不多見的。
長矛手的這一舉動,也是把魏大鵬嚇了一跳,不過,馬上就明白了,戰場上,就是刀尖上跳舞的買賣。雖然長矛手這一動作看似凶險,但選擇的時機恰到好處。敵騎兵在跟盾牌手的較量當中,舊力未盡,新力未生之際,實際上,是一個短暫的最危險的時刻——目標大,防禦能力差,一旦要是站定,在特定的空間裏,騎兵的啟動速度,是遠遠不及單個步兵的啟動速度的。在這樣的特定環境下,騎兵反而是沒有步兵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