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能夠鎮得住新兵,尤其是一些犯了重罪的囚徒的新兵,就是硬道理。就有訓練新兵的資格。雖然都是把總,負責訓練新兵和負責日常防務的千總,那待遇和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通俗點來講,一看就像是親娘後娘養的一樣。

在魏大鵬到了邊塞第十個年頭,魏大鵬二十三歲的時候,大順王朝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南方的小諸侯國一個個被滅掉。一直以來不斷趁火打劫圖羅族雖然也是強大,但是,老祖楊簡已經動了要好好收拾一下這幫填不滿喂不飽的異族。

謹慎安排完了南方的防務,抽調了二十萬的軍隊,一齊開赴北方邊境。為了避免軍隊中的派係關係不好指揮協同,老祖楊簡特意打亂了建製,從不同的軍團中抽調部隊,交由五成王單田歸統一指揮。

單田歸仔細研究了一下圖羅族的態勢,認為廣闊的北方平原,十分適於圖羅族機動性很強的騎兵戰鬥。要是主動出擊的話,恐怕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應該是據險而守,等到圖羅族認為南人不敢一戰,放心大膽來進犯,出其不意一擊製勝。

單田歸的想法得到了老祖楊簡的肯定,一切交由單田歸全權處理。單田歸於是把補充上來的二十萬大軍,擺在自己的左右兩翼,據點力守,告誡這些部隊不可輕易出戰,來敵隻需消耗敵人的銳氣便可。

但是,這些在江南戰場上打勝仗的將士們打那些國家已經腐敗到無以複加的沒有什麼戰鬥力的軍隊慣了,本身,這裏麵還有一部分降卒,軍紀難免有些不整。五成王單田歸除了派人嚴加整治之外,更是不斷派人加強左右兩翼的巡邏。雖然五成王單田歸是一個認理不認人的統帥,但是,對於一些別的老大的部下,也是不能過於責罰,畢竟,打狗還得看主人,隻要是這些老爺兵不鬧出出格的事情,本分守好自己的關隘,就當是什麼沒看見吧。

但是,長久以來的軍旅生涯,單田歸可是不敢對圖羅族的大軍心存小視之心。接到線報說是圖羅族組成了二十萬大軍準備南下,單田歸更是小心,除了不斷提醒左右兩翼小心之外,更是加強了巡邏的力度。左右兩翼,應該說是沒有什麼戰略意義,要是圖羅族繞道左右兩翼的話,就會扯出一個長長的行軍路線,那樣一來,就會給大順王朝留下一個充分的調兵時間,在二線的防禦會很從容完成。那樣的話,出動了幾十萬的軍隊就會無功而返。幾十萬的軍隊,那可是一個吞錢的無底洞,要是無功而返的話,簡直就是一場笑話。

所以,敵人最有可能的就是從中路這裏突破,這也是單田歸把自己的部隊牢牢擺在中路的原因。但即使是這樣,單田歸也是不放心左右兩翼,一旦要是敵手出奇兵攻占左右兩翼的任何一處,自己所受的威脅就不是一星半點了。而是威脅到整個防線。雖然敵人攻占左右兩翼沒有什麼實際的戰略意義,但這裏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敵人一旦占領了左右兩翼的任何一個據點,自己要是奪不回來的話,那就要被迫放棄整個的一線防線,對於自己來說,這就是完敗。要是發生了這種情況,別說是老祖楊簡,就是自己也是不能原諒這樣的過錯!

在這樣的情況下,單田歸為了迷惑圖羅族的敵人,在自己的中路偃旗息鼓,而在左右兩翼,不但是讓左右兩翼所在的部隊高調巡邏,更是在自己的部隊中抽調人手加強巡邏。

魏大鵬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領著自己所部的一千五百多人沿著防線的左翼進行巡邏。

這一千五百多人,有一半是上過戰場的老兵,還有一半是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新兵。雖說是新兵,大都是流徙來的亡命之徒。有大盜,也有嘯聚山林的好漢,更有殺人越貨的死囚。因為大順王朝連年征戰,兵源一直是個問題,靠正經的征兵,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對軍隊的需求了。所以,隻要不是反大順王朝的叛黨,就算是殺人的死囚,一律都充到前線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