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鵬敏感意識到,這個世界,雖然跟自己原來的世界風俗習慣大體上差不多,但是,曆史的走向卻不是跟那裏一樣。而且,這裏的世界,地理和格局也跟自己的那一個世界不一樣。根據官方的資料,大順王朝已經是曆經一千多年的時代變遷孕育而生的。跟漢民族的風俗習慣差不多,但是,卻沒有古賢先聖。一直是處於一個政權更迭十分頻繁動蕩的時代。
在這個世界的曆史上,總共出現了三個大一統的王朝,大齊,大衛,再就是現在的大順王朝,其餘的時間,都是在一種諸侯割據的混亂時代中打打殺殺度過的。還別說,真有點那一個胖大漢子所說的被神所唾棄的意思。前兩個大一統的王朝,每一個都持續了不到五十年就分崩離析,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裏,隻有不到一百年的貌似和平的時間。
而且,大順王朝雖然立國二十年了,但是,還有南方一些小諸侯沒有臣服,外麵,就是北方圖羅族的外患一直覬覦著大順王朝的花花世界。時不時騷擾一下。雖然大順王朝的皇帝采取懷柔聯姻的政策,圖羅族卻是得到好處消停一會兒,而後,又是不斷南下襲擾。讓大順王朝的開國老祖順太祖楊簡也是頭疼不已。
尤其是天下初定,內部的爭權奪利也是初露端倪。開國五大老大,靠山王楊致遠,定遠王尚庭堅,鎮遠王楚懷化,五成王單田歸,平東王滕萬裏除了五成王單田歸,誰也不服誰,各自暗暗拉幫結派,魏大鵬的祖父,也是因為軍功封王,但是卻不足以跟這五大老大媲美的,但是,因為手裏有點實權,被各大老大拉攏,最後,靠山王楊致遠憑借著聯姻,生生把這個邊緣化的老大拉攏過去了。老人仙去之後,子承父業,靠著嶽丈靠山王楊致遠的能量,孫臨繼承了父親的王位,敬王,一聽這名字就有點靠邊站的嫌疑。
等到了魏大鵬上了學堂,才知道父親這個王號實在是有點不咋地。別說是魏大鵬了,就算是同父異母的正室,嫡係的哥哥孫立文,也是在這裏,排名最靠後的。在這裏,就是拚爹的地方,小小的敬王的後代,嫡係也隻是最低等的,更別說魏大鵬這個外室了。連族譜的繼承的字號都沒有(像孫立文一樣,中間有個立字),更是庶人一般的遭受白眼。
孫立文在這裏可是沒少受欺負,但是,心智已經是成年人的魏大鵬可就不一樣了。雖然力量小,但是知道該怎麼樣讓對方知道自己不好惹。對付那些敢於欺負自己的同學,魏大鵬可是心狠手黑,打不過,就下家夥,板磚,石頭,一下子就能讓你記住誰是不好惹的。
雖然魏大鵬鬧了不少事,受了不少責罰,魏大鵬就是一個原則,誰讓我不舒服,我讓誰更不舒服。我因為你挨打,我得十倍討還回來。一來二去,同學們不但不敢欺負魏大鵬,就連受了魏大鵬的欺負,也是不敢哪怕是在自己父母麵前告狀。小孩子,你能把他怎麼樣,總是不能殺頭的,就得好好教訓。但是,一旦教訓完畢,魏大鵬總是像草叢中的毒蛇一般,總會伺機十倍報複回來。
這個學堂可不是自己那一個世界的古代社會,男女七歲不同席。還有不少的女同學。魏大鵬也從來不主動招惹別人,這樣一來,一些受欺負的女同學也是歸庇在魏大鵬的左右。哥哥孫立文,更是成了魏大鵬最忠實的小弟,而且,還有借著魏大鵬名頭狐假虎威,到處欺男霸女,不管怎麼說,孫立文是自己的親哥哥,而且,對自己又是十分忠誠,魏大鵬對這樣的事情,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
本來,這樣的事情已經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要是沒有什麼意外的話,恐怕是一直會到學業結束,過了十四歲,就畢業,國家也會根據個人的成績考慮怎樣安排這些培養出來的人才為國效力。當然,這更是拚爹的時候。
就在魏大鵬差半年就要畢業的時候,回家省親的時候,因為敬王孫臨難得回來團聚,孫臨見兒子們正好回來,就把大家都叫到一起歡聚。
在席間,大妃楊悅素見自己的寶貝兒子對魏大鵬畢恭畢敬,言聽必從,心裏就是不舒服。孫臨問了一下學院的情況,孫立文就添油加醋把魏大鵬的光輝事跡說出來,並且一副很是因為魏大鵬而自豪的表情。
這可讓楊悅素大為光火,一個外室的旁支,竟然騎到嫡係子弟的頭上了。這還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