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觀音》采用的是邊拍邊剪輯的模式,因此北京劇組殺青的時候,剪輯工作也做得七七八八了,殺青沒多久,伊安就被叫去嚐試配音。她本不是科班出身,沒有經過係統訓練,台詞功底多少是欠缺的。配了半集,結果被導演毫不客氣地叫停,打算請專人配她的部分。
郝瀟衝她得意洋洋地招了招手,大搖大擺地進了配音室,一開口,動作表情都很到位,有點如魚得水的意思。伊安此時覺得,科班出身和非科班出身還是有差別的。演員一道,學問太大。
“傷心了……”她衝導演作了個委屈巴巴的表情,收拾了東西走人,“回去再繼續練台詞,爭取下次跟您合作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原聲。”
丁嘿給了她一個厚實的擁抱,“沒問題,有合適的角色我會為你留著。”
本打算在家昏睡幾天,以彌補幾個月來的睡眠不足。想不到第二天早晨六點鍾就醒了,醒來後就怎麼也入睡不了。伊安仰天長歎了一聲,覺得自己真是個勞碌命。
她簡單吃了早飯,洗了個熱水澡,邊擦頭發邊翻看小藺送過來的劇組籌備資料。大大小小在籌備的劇組有十幾家,目前都在選角階段。有三分之二的戲隻根據簡介就pass掉了,她憑記憶對幾部電視劇、電影做了圈點,也根據角色大小作了優先級排列。
現階段的策略重點仍然放在電視劇上——陸昊那邊沒再提見麵的事,她也不好追著人家問。她邊敷麵膜邊翻看那堆花花綠綠的資料。有些戲已經定了男女主演,現在對外開放的隻是配角。有些題材明顯不合適的被她放到一邊。比如,名噪一時的《亮劍》是男人戲,雖然大火了一陣,但女主角太過陪襯,沒有火起來。
《京華煙雲》是經典,而且從製造團隊來看明顯是大製作,不過伊安搜羅了記憶,發現除了趙微,對其他演員並沒什麼印象,但這部戲已經定了女主角。
有幾部苦情民國戲雖然賣相不錯——這種劇出品方隻要找到俊男靚女的搭檔,在服道化上下點功夫,基本不可能賠錢。但伊安興趣不是很大,一方麵這些劇情節趨同(90%以上是男女主衝破封建枷鎖,同時振興家族產業嗎,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另一方麵,情感糾葛的套路在她看來也比較老了——女配一般是男主的娃娃親或是門當戶對大小姐,女主出身卑微但自立自強、人美心善,男女主幾個造作的偶遇或是英雄救美後就天雷勾地火把女配忘到爪哇島,然後女配從中作梗之類——跟《玉觀音》裏麵的感情線實在沒法比。
總結一下,《玉觀音》的感情線之所以好看,主要在於裏麵的主角都有特色,而且足夠豐滿。男主是蹭軟飯吊兒郎當的小白臉,遇到女主後被真情感化;女主是因為曾經偷情而付出過沉痛代價的緝毒警。他們都不完美,都在故事的發展中一步步轉變、升華。人物命運充滿戲劇性又有一種從頭至尾的宿命感……
——不得不說,霸道總裁套路在國產影視史上真是盛行了幾十年。
自從演了《玉觀音》,再看這些亂七八糟的項目,伊安就有點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