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工作(3 / 3)

前世的伊安還沒來得及去表演班就掛了,為了不浪費學費,辛芷決定去瞧瞧。她雖然是戲劇專業畢業,但學的東西主要是戲劇理論,雖然電影儲備多,但看別人演戲跟自己演本來就是兩碼事。畢業後更是直接嫁入豪門,從此相夫教子,可以說職場經驗為0。

從表演班出來,天空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伊安在報攤買了把廉價雨傘。公交車遲遲不到,伊安怕上班遲到,好容易招了一輛出租車坐進去。

東陽市進入梅雨季,陽光開始稀缺。不少劇組停工,荷裏活的生意比往常淡一些。

“先生您好,這是您的香草拿鐵。請慢用。”

“小姐您好,櫻桃蛋糕,您還有一杯焦糖瑪奇朵,很快就能做好。”

每送一份,除了核對menu,說慢用之類的話,伊安最後都報以一笑,有時候帶活潑的少女氣息,有時候是敷衍的職場假笑,有時候是鄉下姑娘進城的羞澀一笑……

笑有很多種,每一種含義都不一樣。培訓班留的作業就是練習不同種類的笑,而且盡量自然。伊安在洗手間對著小鏡子試過幾次,最後還是覺得少女甜笑做得最自然。

不過也難怪,她才16歲,臉上一根細紋都沒有,有一些層次豐富的笑確實需要有一定閱曆、並配合一些臉部紋路才做得出。

笑了半天,臉都僵了。

辛芷大一的時候,加入過校園裏的表演社團,他們劇團演過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和一些文藝電影的改編劇本。因為外形不錯,她演過《哈姆萊特》裏的奧菲利亞,不過那時候沒有人指導,大家演起來有些各行其是,自我陶醉式表演痕跡比較重。

她後來看錄像版,隻覺得是場災難,整場演出,她演的奧菲利亞顯得無所適從,在別人的話縫裏艱難地吐那些拗口台詞……

辛芷從小是fast learner,樂器、書法、遊泳等大多數少年宮項目中,她都是佼佼者,不過這類人有個致命弱點,當遇到自己不好輕易上手的東西,興趣就失去得很快,從而淺嚐輒止。

她沒研究過表演理論,表演實踐也僅限於大一上學期參加的話劇社團,在表演方麵自我表達的欲望也不高,家庭教育氛圍也不看好這類“浮誇”的職業——父母是體製內中高層幹部,祖父母輩也都是軍隊退休幹部。

公職、教師是家族的主要教育方向,再不濟嫁給前途光明的體製內骨幹,去“養老”單位找一份輕鬆的文職工作,反正家裏沒有經濟負擔,也不必像每年候鳥遷徙一樣進京的外地人,住十幾平米的合租房,沙丁魚一樣擠地鐵。因為祖輩父輩的積累,辛芷在出人頭地上並沒有多麼強烈的欲望。

當然,現在不一樣了,她現在除了相貌身材別無所長,這類打工妹在外地賺幾年錢,回鄉結婚生子的居多。有些相貌好的,能嫁給當地自身條件不很好的三四流男人,得到當地戶口,也算是在城市紮根。

現實就是如此赤果果啊,縱然你心比天高。而絕大多數心比天高者最後都摔得很慘。

雖然如此,辛芷完全認同伊安的野心,如果有一份工作可以以極低的成本投資,換來百倍、千倍高收益——國內一線明星的片酬幾年後就能上億,任何一個理性人都不會放棄嚐試一把。反正目前的伊安一窮二白、無可失去。

聖經故事裏□□殺人,因美麗而最終脫罪。特洛伊戰爭打了十年,士兵遠離家鄉、骨肉離散,但當看到海倫的那一刻,無不為海倫的美傾倒,覺得十年艱辛值了。社會無論進步到哪一種文明程度,美麗都是被歌頌的稀缺資源。

聰明人去搞科研,口才好的人做律師,長得漂亮的人做演員,都是在尋求自身價值最大化,而個體的價值最大化使整體社會效益最大化。

至於是否有演藝天賦,她是否喜歡這個職業,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目前的伊安還不確信。而且遺憾的是,她的重生沒有帶金手指。

唯一能確信的是,她要做明星,這一世她要活得恣肆飛揚。她很美,而且年輕,這是很好的基點。

往好處想,一二線的男女明星裏有幾個真有演技?小鮮肉們一個比一個麵癱。天使大寶貝兒表達恐懼、憤怒、驚嚇等等表情用的都是同一種瞪眼,後期摳摳圖、特特效,照樣有粉絲買賬不是。

伊安突然覺得自己對現在的這具肉身有點盲目自信,不過盲目自信又怎麼樣?

“小姐,你的笑很美!”一個三十歲左右,身材挺拔,相貌清朗的男人盯著伊安說道。“想做模特兒嗎?”

作者有話要說:

小說人物觀點不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各家粉絲小親親們稍安勿躁哈。調侃明星感覺還是有點不妥,之後會盡量用虛擬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