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國搖搖頭,把狐狸皮賣了一個不錯的價錢,這才回到軍府。向李嗣業打聽,這女子是誰?從她的言外之意,他與軍府有莫大的關係,找李嗣業打聽正好。
然而,讓李昌國意外的是,李嗣業笑嘻嘻的說:“兄弟,你惹到天大的麻煩了。”
依李昌國對他的了解,若真是有天大的麻煩,他肯定第一個跳出來幫著排憂解難,他如此嬉笑,說明這沒什麼大不了。
接下來幾天,李昌國就是與李嗣業切磋武藝,兩人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一番切磋,都受益良多。
三天後,李昌國的槍打造好了,兩人的切磋達到高潮,鬧得滿城風雨,所有的唐軍都知道了,就連高仙芝也給驚動了。
李昌國對這杆槍很是滿意,想試試手,找李嗣業切磋。兩人原本以為在校場上切磋切磋就是了,沒想到這一打起來,就是不可遏止。
要是就此為止,不至於鬧得滿城風雨。就在二人打得性起之際,給唐軍一個軍校發現了,這軍校大是震驚,竟然有人與李嗣業打得難分難解,立時當作特大新聞廣而告之,不一會兒功夫,就有不少唐軍聞訊而來觀戰。
就連高仙芝和邊令誠、段秀實也給驚動了,趕來觀瞧,把二人打鬥的情形看在眼裏,大是振奮,連聲讚好。
高仙芝和邊令誠更是親自擊鼓,為兩員猛將助威。
兩人較量半天,李嗣業惜敗。他雖然輸了,卻是心服口服,滿心歡喜,要不是高仙芝壓著,他又要拉著李昌國去飲酒了。
這一戰的直接後果就是李昌國一舉成名,疏勒的唐軍都知道有一個叫李昌國的火長竟然比起李嗣業還要了得。
自此以後,無論是校尉,還是將領,見到李昌國都要尊敬的稱呼一聲“李火長”。
唐軍就是這樣,尊敬強者,你越是強,越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盡管李昌國還是一個小小的火長,軍階上比起校尉和將領差得遠。
盡管李昌國成名了,成了唐軍的明星級人物,不過,他還是得在火長這個位置上呆著。因為唐軍中的升遷不是看你有多勇猛,不是看你有多了得,而是要軍功。你就是再勇猛,沒有軍功,也不能升遷,該在哪裏呆著就在哪裏呆著。
象李嗣業,勇冠三軍,以他的聲望和勇猛,當將軍不是問題,問題是他還沒有積累到足夠升遷的軍功,隻能屈就校尉一職。
李昌國就是這樣的情況。
這天,李昌國與李嗣業正在切磋,高仙芝派人把二人叫了去,要他參與軍機。按理說,李昌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火長,沒有資格參與軍機,不過呢,誰都知道李昌國積功升遷隻是時間問題。
二人到來,李昌國放眼一瞧,軍府裏好多的人,高仙芝、邊令誠和段秀實在座,還有不少校尉和別將,濟濟一堂,不下百十人。
不用想也知道,高仙芝這是在召開出征前的動員大會,在對這次南征做最後的準備了。
高仙芝的帥座後麵,掛著一張巨大的軍事地圖,是唐朝在西域的態勢圖,主要地區就是蔥嶺,核心地方是小勃律。
眾將看見李昌國到來,沒有一點意外,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兒,誰叫李昌國已經是安西都護府第一猛將呢?他不參與,誰有資格參與?
李昌國和李嗣業找個地方坐了,兩人坐在一起。
高仙芝環視眾人一眼,這才緩緩道:“本將這次南征,就是要拿下小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