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萬事開頭難(1 / 3)

趙又琦手癢,偷偷買了足彩。

中午時分,在斯巴達克競技場瀟灑的吳仲友,特意從遙遠的莫斯科跟他好一頓語音聊天,興奮之餘還在微信裏給他發信息,提醒他今天晚上的球可以買一買,根據這幾日他在現場觀察,今天的三場比賽勝負已成定局。

收到內部信息,趙又琦自然欣喜若狂。

於是他買葡萄牙勝(讓一球),比分4比1:爆冷!

他自然不甘心,緊接著買烏拉圭勝,比分2比1:又一次失算。

盛怒之下,把剩下的錢全部買西班牙3比0……完敗!

嗬,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他現在已經無力吐槽。

他現在隻能一門心思巴望著莫問能夠一舉創業成功。

-------------------------------------------------------------------

對於他的“豪賭”,莫問一無所知。

他是個言出必行的人,拿定主意後,便雷厲風行地開始執行既定的創業計劃:街頭流動攤販。

但提出想法很簡單,真正實施起來,兩人還是發現有不少困難。

或者說,有些門道需要細細琢磨。

在公共廣場上做快餐,不可能找到固定攤位,肯定要有機動能力,首選當然是三輪車,然後適當改造;而且有了三輪車,還能夠部分解決到市場買菜的交通問題。然後,到哪裏炒菜又成了難事:公寓房用電磁爐自己燒燒倒行,你一餐要做三五百人的飯菜,沒有爐灶怎麼行?電費交不起不說,時間也來不及呀。更別提油煙的排放問題,公寓房倒是有個公共的廚房,可上午下午濃煙滾滾,房東必然要來過問的,況且自建房的公共廚房麵積不大,擇菜洗菜顯然也施展不開。

不過,既然已經決定要做,兩人還是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準備。

他們堅信,燃燒的熱情完全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三輪車無疑是本次創業的核心工具,趙又琦對這個片區還算熟撚,他很快想起高京區羅權路附近有一個挺大的二手市場,在那裏淘到一輛性價比較高的三輪車問題不大,於是兩人大清早便興衝衝地直奔二手市場而去。

到了那才發現,二手的三輪車並不常見,單車倒是不少,原因其實也簡單,這玩意扛造,一般家庭買了三輪車多少有些用途,即便破舊些,也還能運運雜物什麼的,二手也賣不到多少錢,拉到市場不劃算。

兩人兜了幾圈,竟然沒有發現一輛合適的,要不就是太過破舊,要不就是全新,根本不符合兩人的預期。新的太貴,破的沒辦法拉出去做生意呀!

正在埋頭亂轉間,莫問意外發現一家雜貨店外鎖著一輛半新的三輪車,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他假裝在店裏買了兩瓶礦泉水,兩人邊喝邊與店老板閑聊,讓他們失望的是,老板似乎根本沒有出售的意願。

莫問試探地問:“老板,你這輛三輪車用來做什麼的?”

店老板頭都沒抬地說:“進貨用的。”

莫問笑了笑:“我看你這生意挺好的,每天進貨量應該挺大的吧。”

“還行。”店老板似乎不願多講,做生意的人處處都留著小心。

莫問隻好坦言相告:“老板,我們兩個想做點小生意,看你這車挺不錯的,要不轉讓給我們怎麼樣?”

店老板似乎愣了一下,他想了想才說:“我這車還好好的,賣給你們我自己用什麼?”

莫問瞥了店老板一眼,意外發覺店老板的眼神有些不易察覺的閃爍,他猜測可能有戲,便繼續套話:“你這店鋪生意好,早該換輛電動三輪車啦,腳踏的多費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