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從頭再來(1 / 2)

莫問的牛顯然吹大了。

他果然沒有辜負華君的“期望”!

從毅然決然騎上單車出發直至抵達森林腹地,他已經走了整整20天,他沒空後悔,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即便有些沮喪。

幹糧所剩無幾,而且他已經徹底迷失方向。

之所以知道這裏是腹地,純屬機緣巧合,竟然早有人在林間空地上立了塊木牌子:黑暗森林中心,閑人勿入!

是誰這麼手賤,這不是調戲人嗎?

活下去對於莫問來說不成問題,前麵的十八年並未白活,野外生存曾經是他的專業技能,本以為不再有用,沒想到這麼快就得撿回來。

雖然失憶了,但與生俱來的求生渴望,足以引起本能的應對。

嗬,這就足夠了。

其實吐槽歸吐槽,明確了中心位置,脫離森林隻是時間問題,至於能不能回到小木屋,莫問沒有多大信心,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在森林腹地休整了兩天,搜集了一些補給,又出發了。

還算順利,但離開森林他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然後筋疲力盡地走進一個小村莊,這個村莊算是某個鄉鎮的一部分,規模還不小,他溜達著,奔向一處熱鬧的地方。

路上,他再次檢查了身上的裝備:沒有任何現金,沒有任何現代通訊工具,除了兩塊救命的壓縮餅幹和一壺水,隻剩一個髒兮兮的行囊、一頂薄如蟬翼的帳篷、一具便攜式打氣筒、一隻摔壞的指南針和一輛破爛不堪的單車。

這就是他所有的家當,如果找不到華君的小木屋,他將一無所有。

莫問從兜裏摸出那個錦囊,除了絲帶,還有一張硬紙片。

上麵寫著:天堂鄉小林村華君。

他要去打聽打聽。

-------------------------------------------------------------------

清晨的市場。

拱形的大門大約三四米高,寬也有兩三米,上麵寫著“興發農貿市場”。

大門邊上一位“蜘蛛俠”拿著張紙片,目不轉睛地瞅著進進出出的人們,試圖尋找一位可能有些見識的人。他穿著粘乎乎的騎行服,用絲巾蒙著臉,單車停在邊上,搖搖晃晃。

剛才過去了幾個男女老少,看了他手中的紙條後都搖頭,表示不知道小林村在哪,莫問不免有些失望。

這時一個老阿姨主動走了過來,手臂上挎著個菜籃子。

莫問抬頭看了她一眼,老阿姨已經六十多歲了,顯然不是自己的詢問對象,所以他沒有動彈。

老阿姨走到他身邊,滿懷慈祥地打量了他幾眼,也沒說話。

然後,從菜籃子裏掏出來5塊錢,遞給了莫問。

莫問怔怔地接過,不明白什麼意思,老阿姨微微一笑,豎了個大拇指,轉身離開了。

“……”

莫問恍悟,呀,老太太這是把自己當作要飯的啦,他焦急地揮手,但老阿姨已經走遠,他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就這麼僵立在那裏。

毫無疑問,五塊錢雖然不多,但現在他還真需要這個小錢。

唉,他真的餓了。

所以內心掙紮再三,他朝著老阿姨離去的方向,誠心地鞠了一躬,雪中送炭啊,好人一生平安。

誰知這麼一來,給他遞零錢的又陸陸續續地來了幾個,有老人、家庭婦男婦女,還有小孩。

小孩一句話讓他汗顏:叔叔,以後我也要向你學習,騎車環遊世界。

“……”

莫問尷尬地無言以對。

他總不能說是迷路了吧?

最後,他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小朋友的頭,沒說話。

一種久違的溫暖在心底蕩漾,他收了第一次錢,就沒有理由再拒絕接濟,即便是個小孩子。

家長領著小孩離開了,莫問也疲憊地坐了下來,市場門口正好有個水泥墩子,他數了數手裏的錢,居然也有個六七十塊。

雖然是乞討來的,吃飯倒是不成問題了。

當年的部屬要是知道自己淪落到接受施舍的境地,他們會怎麼想?

愛怎麼想怎麼想——

感覺挺好的,莫問這麼寬慰自己,但這絕非長久之計,短時間內找到華君應該是不太可能了,問過那麼多人,沒有一個聽說過天堂鄉小林村,這就意味著他之前的所有偉大計劃已然徹底流產,那台水幕計算機也就是飽了回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