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又殺年豬(2 / 2)

徐苗看著弟弟的樣子,又看了看一旁滿臉欣慰的冬梅,輕笑一下聳聳肩,說:

“收拾收拾準備做飯了,小五跟四郎快回來了。”

有些事情,不需要說的太明白,大家彼此默契就好。他們都相信歐陽旻睿不會那麼容易的倒台,能把歐陽山莊支撐那麼多年,就不會因為一點點小事,而讓自己頹敗,那樣的歐陽旻睿,不是他們認識的歐陽大哥。

覃府的大奶奶走後,徐苗依舊每天跟冬梅一起繡花、談天,日子過得還很愜意。今年過年,她不打算去縣裏或者鎮上置辦年貨了。

把家需要的東西,列上個清單,交給龐大慶,讓他幫著從雜貨鋪拿回來就好。準備臘月二十四殺年豬,二十五洗被罩、褥單,二十六炸丸子、炸魚,二十七……

年年這麼過,年年這麼新鮮。

小五跟四郎自從放假之後,每天除了念書就出去撿柴禾。村裏人見到四郎跟小五,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別看徐苗的工廠不開了,可她們家過的還是村裏獨一份。

這麼有錢的人家,孩子還知道每天出來撿柴禾,這麼好的孩子,不誇讚怎麼可能。四郎以前是出了名的撩欠兒,可是自打跟著徐苗他們家之後,孩子的心性改不少。

見到什麼人,都有禮貌的打招呼,就連他姥姥家那邊的哥哥,故意找他茬,他都沒有說上去打仗。而是選擇回家關上門,不去理會。每每看到他這樣,徐苗都覺得特別的高興。

家裏的兩個豆腐坊,每天都加班加點的幹活,搶出過年的訂單。人手不夠,徐苗就把原本在工廠庫房做工的人,全都先拉到這邊,臨時又添了兩台石磨、兩頭騾子。

丁雲鶴自打那次燎鍋底兒之後,就再也沒出現過。當然,人家現在就更不可能出現了,歐陽家易主,覃五爺至今人未歸,那麼精於算計的人,自然不會再來巴結。

對此,徐苗倒是挺坦然,本來也沒啥期待的,所以也就沒有啥失望。這幾日,徐芽跟冬梅忙著趕製家裏人的新衣,徐苗則是每天都在大豆腐坊這邊記賬。

訂單太多,人也雜,春生大叔一個人根本弄不過來。三郎也在幹豆腐坊那邊做事,偶爾小五跟四郎也過去幫忙,現在豆腐坊是全天做工的,每天大家都是各種的忙碌。

中午就休息半個時辰,都在這大豆腐作坊內吃飯,徐苗給他們做。夥食自然是沒得說,徐苗一向不摳,所以這夥食基本上頓頓都有肉。

不是酸菜白肉,就是土豆燉白菜,裏麵再放點大骨頭,主食清一色的白麵饅頭。這個不能湊合,吃的好、吃得多,才有力氣做工。

像山上的林場子、煤窯子,他們頓頓都是精米幹飯,就因為是力氣活,一定要吃飽。不然中途餓了,萬一在扛東西的時候沒勁兒,會出人命的。

小八家子村這幾日天天都有馬車來往,不是府城的就是縣裏的,再不然就是鎮上的驢車或者牛車。徐苗看著那一板一板的豆腐,有規律的出貨,心裏很是開心。

前世總有那麼一句話:上帝給你關上了門,自然會給你開一扇窗。

她現在這樣,估計就是應了那句話吧。工廠雖然關門了,可是豆腐坊的生意蒸蒸日上,按照這樣的速度,來年二月初二,估計她還真的能有本錢,在府城弄一個店鋪看著啊……

臘月二十三,所有訂單全部趕出,又給村裏備了不少貨之後,兩個豆腐坊算是全都放了假。徐苗也沒虧待這些做工的人們,工錢照常結算之後,每人又多給了五十個銅板。

這還不算,豬肉、尺頭、竹葉青、茶葉,四樣禮備的都是足足的。家裏的豬還沒有殺,這豬肉是跟徐亮那邊借的,等家裏殺豬的時候再還。

這在農村,很是平常的事情。

節禮發完之後,作坊正式放假,過了正月初七在開工。徐正海這算是第二次那節禮了,第一次是八月節。手裏提溜著東西,正好看見侄女回家,笑嗬嗬的上前打招呼,說:

“丫頭啊,謝謝你的東西喲,三伯今年過年,都不用買肉了。”

五斤的豬五花肉,在他們家來講,確實是夠用的了。徐苗輕笑著搖搖頭,說:

“這就夠了啊,明兒家裏殺年豬,三伯別忘了跟三伯娘早點過來。”

“行,我們明兒吃過早飯就來,啊!”徐正海說完,笑嗬嗬的走了。

徐苗家人口雖然不少,不過能抓豬的就二郎自己,三郎身子骨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