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會辦事兒(1 / 2)

四月二十,房子終於蓋好了,二進的院子,很是氣派。院子裏全都是青磚鋪地,斜坡走向,左右都是下水道。這樣等到了雨季,即使頻繁下雨,院子裏也不會有積水。

三郎跟小五還有二郎、四郎他們住在前院,徐苗跟徐芽住在後院。豬圈跟住的地方隔開,在北麵那裏,開春抓了三隻豬加上從老宅買回來的三隻,一共六隻小豬羔子。

豬圈蓋得大,三個隔層,每兩頭豬在一個隔層裏。豬圈後麵,泉北跟徐苗一起設計的,是一個大糞池,連通著幹豆腐坊那邊,垃圾、用不了的豆腐渣到時候都放進去,漚糞用。

豬圈的旁邊是雞圈,在往前來是小菜園。因為是荒地,泉東幾個特意用鐵鍬翻地,四個人都會功夫,勁兒也大,每鍬下去都很深,勤加伺候應該沒問題。

四月二十二,鎮上來送訂做的家具,桌椅板凳,書桌、書櫃還有梳妝台,更是托覃鍾管事給弄了一個烤爐,都在今天給送來了。

二郎跟泉東四個幫著抬,徐苗指揮都放在哪兒,大家幹的熱火朝天。人手足、速度也快,沒一會兒就全都弄好了,泉北看著書房,指著那個書櫃不停地點頭。

書櫃完全是按照現代書櫃做的,櫃門是琉璃的,徐苗親自設計的。書櫃前麵是一張長條的書桌,後麵擺了三把椅子,這是前院的書房。

前院書房旁邊就是客廳,完全是聽從泉北的安排。入門正對著板壁,起到擋風辟邪和加強私密性的作用。上麵的花紋是徐苗自己設計的,有山有水,再加上能工巧匠的雕琢,很是氣派。

板壁前放長條案,條案前是一張八仙方桌,左右兩邊配扶手椅,太師椅想弄,不過他們是農家院,不可壞了規矩。

牆正中掛的是一副字畫,出自歐陽旻睿之手,是徐苗特意跟人家討的。牆兩側配上條幅,皆是歐陽旻睿的墨寶,內容自然是積極上進的。

堂中央兩側擺放對稱的幾和椅,是晚輩或下屬的排列座式。四周的牆壁,掛的都是自掛,丁家送的那副膽瓶,這會兒也派上了用場,屋內所有的桌椅板凳全都是紅木材質,可是下了不少銀錢。

三郎他們的臥房幾乎擺設都是一樣的,雙人大小的炕,炕這邊是櫃子,放被子、衣服所用。櫃子這邊是架起來起來與之等高兩個紅木箱子,下麵的空間可以放點東西。

地中央是一張圓桌子,四把圓凳子整齊擺放,桌上一套陶瓷茶具。南北窗戶正對,形成過堂風,夏天會很涼快。屋內最左邊是一塊四開的屏風,隔出來的空間,可在裏麵換衣所用。

徐苗跟徐芽的房間跟他們大致差不多,多的就是一個梳妝台,北窗下搭了一個小炕,炕上放了一個方正的桌子,平日裏用來做針線活的。

耳房、廚房、廂房……

全都是一步到位,所有的家具都是相當考究,姐弟四人為了這個家的擺設,都把自己的私房錢拿出來,如今一看,還真是挺夠本的。

四月二十五,書院休沐。三郎等人都在家,就連鎮上的武先生父子,龐掌櫃父子都來了,三郎作為家中長子,挑著兩掛鞭炮在門口,點燃之後,村民們陸陸續續進了院子。

今兒是給徐苗他們家燎鍋底兒的日子,徐苗老早就找了何廚子,還讓二壯的娘跟春生嬸子打下手。工廠因為今天的事情,也休工一天。村裏幾乎是都來了,除了馮家跟徐家老三。

眾人進了院子之後,不停的咋舌。因為家裏男丁沒有功名的緣故,這大門做的就比較窄小。徐家老宅別看是木頭院牆,可這大門要比平常人家寬很多,就是因為徐正江是秀才的緣故。

龐掌櫃拍著徐苗的肩膀,指著大門,笑嗬嗬地說:

“丫頭,跟叔兒說實話啊,你這大門,是不是等三郎中了之後,才換啊?”

“嗯。”徐苗笑著點頭。龐大慶見這樣,忙比劃大拇指,不停地點頭,說:

“好啊,真好!咱苗兒懂規矩,別看蓋了這麼氣派的房子,這該守得規矩人家一樣不落,比那些忘了本分的強多了。還沒說看不起誰,多好的姑娘啊。”

麵對龐大慶的誇讚,徐苗有些不好意思,輕笑一下搖搖頭,看著龐掌櫃,說:

“對了大叔,我家那麥子收了,兩畝地收了一千五百斤。今年你再弄麥種的時候多弄一些,我們村裏有不少想種的。跟我買麥種,我哪有那麼多,還不如買個人情給大叔,你說是不?這眼瞅就抱孫子了,多賺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