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倆忙活著廚房這邊,三郎也沒閑著,拉著小五去外麵撿柴禾,倒不是家裏的柴禾不夠燒,小五每天都在家圈著,三郎瞅著有些心疼,便帶著他出去撿柴禾。
徐苗囑咐了他們哥倆,便開始準備飯菜,別看徐芽還小,不過這刀功還真是不錯,土豆絲切得粗細均勻、地瓜塊切得大小適中、酸菜絲切得不誇張地說,都能穿過了針眼。
徐苗看著小丫頭的樣子,滿意的點點頭,一邊照看著爐膛裏的火,一邊開始燉雞、燉魚,小八家子這邊過年,年夜飯隻是吃餃子,並沒有太多的炒菜。
炒菜這些東西,都是要在下午那頓吃才可以的,徐苗把鍋裏填好湯之後,便蓋上鍋蓋,開始剁著五花肉,今兒晚上的餃子,她就打算做豬肉大蔥的。
今年買的肉足,奢侈一把也沒啥。
徐芽切著菜,看著自家大姐的樣子,歪頭問道:
“大姐,怎麼了?怎麼還歎氣了呢?”
“沒有!”徐苗看著她,輕笑的說,“今兒晚上咱們吃豬肉大蔥餡兒的餃子,啊!”
“啊?!”徐芽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許久之後才喃喃地說:“姐,是不是有些過福了……”
徐苗看著徐芽,緩緩地停下手裏的動作,輕笑一下,伸手摸了摸她的發頂,這丫頭口中的過福,徐苗自然是知道那是什麼意思的,農村人都偏愛迷信,經常會說上一些什麼惜福之類的話語。
用他們的話解釋說就是,這人的福報是有數的,享受一分就少一分,等這福報都消耗沒了,這人就該過苦日子了。
可徐苗從來都不會在乎這些,她認為日子是自己過得,而不是老天爺給的。
“認命”這個詞,她從來都不會去搭理。
“傻丫頭,咱們也不能每天都這麼吃,這不是過年了嗎?一年也就這一次。”
徐芽聽到這話,緩緩的點頭,喃喃自語道:“來年還要送哥去書院……”
徐苗聞言,輕笑一下繼續剁著手裏的豬肉餡兒。她明白自家妹妹話裏的意思,這是在點自己,別再亂花錢了。當日她跟三郎從鎮上回來後,三郎說買東西花費的銀錢時,這丫頭就疼的直蹙眉。
畢竟家裏一共就那分家出來的十五兩銀子,一時半會兒都不會再有進項,送個孩子去念書,一年光束脩就要一兩銀子,還不算文房四寶。
豬肉餡兒剁好之後,徐苗把它們盛到盆裏,又開始剁著大蔥跟薑、蒜,正常來說,這年三十的上午,是要貼對聯的,可是這麼多年,徐苗姐弟所住的西廂房都沒有貼。
一來是因為雙親相繼離世,農村這邊有個習俗,誰家若是長輩沒有了,是三年不許貼對聯的;
二來也是因為這紅紙需要銀子,老宅那邊不用說,自然是徐正江寫對聯,然後貼出去,周氏就用四房雙親死了為由,不給他們貼對聯。
本來徐苗當時是想自己買對聯的,不過買的東西太多就給忘了這茬,反正都好幾年沒貼了,不在乎今年這一年。
等來年家裏過好了,若是真的蓋好了房子,那會兒再好好的弄上一弄。中午飯徐苗打算做六個菜,畢竟他們家人口少,才四個人,還有兩個小半啦,吃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