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從莊宇辦公室出來,回到自己辦公室坐在轉椅上,心裏在思考著這筆業務的情形,自言自語說道:“看來,莊總在總經理的位子上不會呆滿三個月了。”
下午五點多,夏天準備下班,忽然接到莊宇的電話:“夏經理,我想問你一件事。”
夏天說:“莊總有什麼指教,請講。”
莊宇說:“我們金融服務社現有一套集資房,你要不要?”
過去,夏天參加討論過幾次金融服務社為部門經理以上幹部買商品房分配的方案,但都沒有成事,從來沒有聽說過服務社買集資房的事。聽莊宇問起,靈機一動回答說:“關鍵是看帳怎麼走。”
莊宇說:“沒有什麼帳怎麼走的問題,房款30多萬元,你自己交清,房子就是你的了。”
夏天已經明白莊宇說的是什麼,馬上表態說:“那我不要。”
在深圳的金融服務社轉換到市民銀行這樣兩種體製交接的過程中,老總有老總們的考慮,他們在保權、升官、免職、離開的旋渦裏打滾,在絞盡腦汁;部門經理有部門經理的考慮,一般說來,大多數人可以留用,但是當什麼官、在什麼崗位就很難說了。當然,也有的人可能覺得不適應新的體製,心裏在思考著選擇離開。想留、想走的人們必然在行動中有所表現。
湖貝金融服務社的三個信貸經理也不例外。
一部的徐東海自從做完了深圳建華公司係列的4000多萬元的貸款後,基本上就充當著打打邊鼓的角色,偶爾做一筆貸款,進點存款,以表明他這個人還存在。
二部的夏天看到了湖貝金融服務社可能產生的支付危機,心裏比較著急。因為他的打算是要在銀行做下去的,因此,對貸款戶的行為是高度警覺的。他總是覺得貸款戶多了不好管理,因此,不願多做貸款,想在原貸款戶中選擇好的客戶群,做鞏固和發展存款的工作。但是,他最近發現,自己組織存款的工作,也很難在老總中得到長效和比較一致的支持。
三部的卜一定倒是在徐、夏兩人不太願意做資產業務的時候,有了用武之地,不但把拆借業務搞得風生水起,以至在金融服務社資金狀況頻頻告急之時,還做了幾筆頗有爭議的貸款,以至後來居上,貸款餘額趕上了一、二部。最近,曾經在春節後與黃忠惠、鍾凝風一起喝酒才與夏天認識的深圳蛇口海陸運輸貿易公司的法人代表施雲裏頻繁地出入信貸三部;另一家有點背景的深圳雄鷹工貿有限公司也準備做3000萬的第三者存單質押貸款。
明眼人可以看得出來,卜一定采取這種人靜我動的策略,正是他準備離開金融服務社前的舉動。這也為日後留在湖貝金融服務社的夏天、徐東海增加了不少的清收舊貸款的工作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