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見過長孫無垢之後,商清逸便老實的待在小世界裏專心修煉,也不知道是他天賦不錯,還是因為功德在身的情況,這數天的時間,他的修為便再次提升了不少,隻差一步便能跨過後天,成就先天。
估計著那些農具應該造出來了,商清逸便出了小世界,回到了神像內,等待著天道功德。果然,商清逸剛出來不多久,天外便降下一道金色功德,融入了商清逸的靈魂體內。
‘嗯~,加上上次的功德,如今已經有兩道天道功德,隻是這天道功德雖好,卻不如人道功德有用啊!可惜啊,這次的人道功德隻怕要等到那些農具投入使用時才能得到,現在還是準備造紙的資料以及活字印刷的資料’。
就在商清逸準備轉回小世界的時候,又是一道天道功德從天而降,快速的沒進了他的體內。
‘咦~,又一道天道功德,這次怎麼分兩次降下來?難道是那些農具差點不夠天道降下第二道天道功德?’商清逸暗自肯定的點了點頭:幸好我是將所有的農具一起拋出去,不然恐怕隻能夠得到一道天道功德,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天道功德有沒有什麼用,但有備無患嘛。
就在此時,商清逸但覺靈魂深處傳來一股吸力,瞬間將自己識海處的三道天道功德吸走了兩道。
‘怎麼回事?難道又是和氏璧傳國玉璽搞得鬼?好端端的吸走我的功德幹嘛?’商清逸仔細的感應著和氏璧的情況,可是卻什麼也沒有發現:奇了怪了,難道不是和氏璧吸納了我的功德?
而此時商清逸的靈魂深處,兩道金色功德圍繞著一塊玉璽不停的旋轉,這時,從玉璽之中釋放出十個光彩不一的光團,這十個光團正是商清逸的三魂七魄;而一直出現在外的商清逸,不過是傳國玉璽利用商清逸的思想意識製造出來的魂體。
當初剛出現在大唐的時候,和氏璧傳國玉璽利用自己的能量製造了商清逸的魂體,後來力量開始隨著時間而漸漸消散,這才會讓那時的商清逸覺得快要消失一樣。後來得享香火,玉璽將所有香火精純,精純的那部分彙聚在了商清逸的眉心,不太精純的那部分附著在靈魂體上,護住靈魂體,同時暗自改造神像,使得神像能夠更好的保護商清逸的靈魂體。
其中一道功德好似絲線一般將十個光團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奇異的手鏈,可是這還沒完,那手鏈開始收縮,越縮越小,越縮越小,直至十個光團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一個光團,這就是三魂七魄的融合,形成元神,隻是此時的光團還沒有完全變成元神。
此時,另一道功德再次融入這個光團,但見那光團開始慢慢變化,向著人型開始變化,直至最終變成了人型,那人簡直就是商清逸的縮小版,正是商清逸的元神;隨後,那小人沒入玉璽之中,玉璽之上頓時暫放五彩光華,那玉璽底部‘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竟然在緩緩消失,重新形成幾個字,隻是玉璽底部灰蒙蒙的,一點也看不清是什麼字。
就在小人沒入玉璽的時刻,商清逸陡然覺得自己與玉璽之間已經緊密聯係在了一起,好似不分彼此;重新聯係上玉璽,商清逸這才發現玉璽底部有了變化,隻是灰蒙蒙的看不清;那層灰蒙蒙的東西,好似佛家所說的因果之力,至於是什麼因果,他卻是不知,但想來和秦始皇有些關係。
‘這是和氏璧吸納了兩道功德而產生的變化嗎?’商清逸此時發現,自己對於和氏璧的了解實在是太簡單了。
唐初,中央的主要機構為三省(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一台(禦史台),五監(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九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鴻臚寺、太府寺、司農寺)
將作監,掌土木工程;而此時的李世民正由閻立本陪著在將作監內看著新鮮出爐的農具,本來李世民還想將農具之事交給程咬金操作,可是程咬金嫌不賺錢,沒有答應,李世民幹脆將這些農具交予將作監打造,若造出來的農具可用,便將製作之法公告天下。
閻立本一邊陪著李世民,一邊讚歎這些新農具的好處,這讓李世民清晰的認識到這些農具的作用,不得不在心中再次考慮提高工匠身份與地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