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午飯,井建民想養足精神,便躺下睡了。
柔姬和孟蘭把那些書都擺在桌子上,一頁頁地查看。
柔姬對孟蘭說:“你仔細看一看,注意找一找,上麵有沒有關於殺人的記載。尤其是這些日記本上。”
孟蘭點點頭,一頁頁地翻那些日記本。翻了一會兒,她對柔姬說:“你看,這有一段記載,好像是關於殺人的。”
柔姬探過頭來,看了一眼,為難地說:“這文言文寫得太艱澀,我看不太明白。你給我念念吧。”
孟蘭用手指著書上的字,輕輕的念道:“三月壬申日,暮時,詐言土族來襲,聚眾於洞內石室。暗燃迷香,俄爾,眾倒伏。其間數人強起,拔刃搏,殺之。疑眾不死,逐一察驗,俱以劍斫數創,乃拋於岩下,亂石覆之。”
“什麼之呀之呀地,”柔姬說,“我一點都看不懂。你幹脆用白話文給我翻譯翻譯吧!”
孟蘭翻譯道:“三月壬申這一天,傍晚的時候,編造了一個謊言,說當地的土人要來這裏襲擊。於是,把大家都招集在山洞裏一個石室內,在暗中點燃迷魂香。過了一會兒,眾人都倒下去了。其中有幾個人,勉強地爬起身來,拔出刀搏鬥,被殺掉了。又懷疑大家沒有死, 於是,一個一個地查驗,在每個人的身上,用劍再砍了幾下。然後,全都扔在岩石下麵,用亂石頭蓋在上麵。”
柔姬這下子心裏明白了,那個惡鬼,把與他一起來的那些人,全部都殺死了。然後把他們的屍首扔在懸崖下麵,用亂石頭蓋住。看來,上午她和井建民看到的那些屍骨,正是那些冤死鬼。
她想起井建民的囑咐,便沒有把上午看見的情景告訴孟蘭。
但是,精靈的孟蘭,馬上就從柔姬的眼神裏,發現了什麼東西,她覺得她在掩飾著。
孟蘭望著柔姬,微笑著說:“你是一個不善於撒謊的人。”
柔姬被說中要害,臉紅起來。
“你們兩人,上午在懸崖的縫隙裏發現了什麼?為什麼你要我尋找這書裏關於殺人的記載?”孟蘭問。
柔姬本來想推辭,用謊話掩飾過去,但孟孟蘭堅持追問,她沒有辦法了,隻好實話實說了。她把上午在懸崖縫隙裏看到的那一切,仔細講給孟蘭聽。
孟蘭哈哈大笑起來,說:“哦,怪不得你們上午在石頭的縫隙裏,呆了那麼長時間,原來,你們在那裏挖坑呢。你如果不說,我還以為你在那裏……”
柔姬卻把實情說了。
孟蘭說:“其實,你也不必責怪自己。井建民這個人其實挺好的。有好幾次,每當危險的時候,每到關鍵的時候,他都把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這樣的男人,是值得我們女人去愛的。”
柔姬說:“你說的是這樣。昨天在山洞裏,他被鬼抓住了肩膀,好不容易才掙脫出來。嚇的都丟了魂。可是,就是在那樣的危急時刻,他仍然喊著讓我先跑,他在後麵斷後。我是很受感動的。”
孟蘭說:“我們兩個其實都很幸運,有幸遇到了這樣一個男人。我們應該相親相愛,如果我們逃不出去,我們三個人就白頭到老。我們兩個女人好好地守著一個男人,那不是也是一種幸福的生活嗎?”
孟蘭這番推心置腹的話,感動的柔姬熱淚盈眶。她伸開雙臂,緊緊地抱住孟蘭,兩個女人臉貼著臉,淚水流到了一起去。
兩個女人互相摟抱著,哭了一會兒,哭的心裏都非常痛快。然後,全都笑了。
整個下午到晚上的這一段時間裏,孟蘭都在埋頭看那些書。到晚上八點多鍾的時候,她終於舒了一口氣,說:“可算看完了。”
井建民和柔姬聽說她看完了,馬上湊到她麵前。
“快給我們講一講,書裏都寫了什麼?”
孟蘭說:“其實,這幾本書都是幾本閑書,是清朝初年人們寫的野兄。。但是這幾本日記,卻詳細地記錄了當年發生的事情。”
於是,孟蘭娓娓地講了起來:
清朝順治十八年,清兵兵分三路,進攻雲南南明政權。永曆皇帝朱由榔率領部下,逃到緬甸境內,投靠緬甸國王莽達。因為當時有李定國率領的幾萬明軍在中緬邊界與清軍周旋,所以,莽達國王便收留了永曆皇帝。
不久以後,李定國所率的軍隊被吳三桂擊潰,莽達的弟弟莽白,便在一些大臣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殺死了莽達。他下一步的打算,就是抓獲永曆皇帝,獻給清朝。
八月十八日,莽白派使者來見永曆皇帝,請他們於次日到咒水之濱宴飲,永結盟好。永曆皇帝懷疑因其中有詐,隻派了幾位大臣前去。這幾位大臣與侍衛共46人,在咒水全部被殺死。莽白隨後進攻永曆皇帝的住地,將永曆皇帝俘獲,獻給了吳三桂。吳三桂將永曆皇帝用弓弦勒死。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咒水之難。
在咒水之難中遇難的有一位明朝的黔國公,名叫沐天波。黔國公的侍衛隊長龍清,見大勢已去,在莽白進攻永曆皇帝住處的時候,率手下33人向北逃到了這裏。但是,前有清兵,後有莽白,他們無路可逃。
他們打聽到一個消息,這一帶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地方的入口。龍清用重金收買了當地的一位漁民,漁民帶路,來到了那個地方。然後,龍清他們殺掉了漁民,進入了這裏,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
他們這三十多人,開始在這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