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是想用更戲謔一些的題目來著,比如“巫師”或“烏鴉嘴”什麼的,但我擔心讀者甚至作者本人不能理解我的本意,於是才決定用“先知”這個詞,一是它看起來更正麵,二是讀完本書的書稿,我更堅定地認為,作者所思所言,當得起這兩個字。
我不認識作者,但我認識他的文字。這些年裏,時寒冰這個名字不時跳入我的視界。在我看來,他的文字有見地,有成色,且既先見又先鋒,值得你關注。所以,不管報紙上還是雜誌上,凡看到他名下的文字,我都會拿過來就讀,包括把他那本《中國怎麼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買回來讀。
但我要說,所有的閱後觀感,都不如讀本書來得震撼。在本書中,時寒冰把一個經濟分析師的本事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歎賞。從本書的目錄即可看出作者有幾乎涵蓋當下世界全部問題的雄心:一切皆在視野之中!甚至在軍事問題上,其見解之清醒、犀利,其辨析之精當、準確,也遠在我們今天許多軍事專家之上。你盡可以不認同他的某些結論,但你仍不得不歎服他在分析某個問題時,充分顧及所有要素和條件,然後熔之於一爐、層層抽絲剝繭、步步推理演繹的分析能力。這就是才華。這是大多數在這個領域中耕耘、馳騁或鑽營者無人可及的才華。不過,我之所以欣賞時寒冰,首先還不是因他的才華,盡管我首先被他的才華所吸引。因為這種才華是如此鮮明且炫目。我更看重的,是在這些充滿才華和智性的文章背後所顯現的,一個嚴肅的學者兼思想家的品質。在我看來,這些東西——學者的才華、思想家的品質,必然會構成一個人的良知和責任感。這一切經過這個人的大腦再從胸腔中迸發出來時,最終變成了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大聲疾呼和警告。
當寒冰以近乎殘酷的文字把他的憂患和警告,以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憤呼號出來時,他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一位先知,一位不能用引號修飾的悲壯的先知。
讀讀這些對我們也許並不陌生但卻無人表述得如此觸目驚心的文字!
“全世界凡是貨幣超發的國家,都在拚命為貨幣找出路——隻有吸納掉這些貨幣,才能避免通脹之火熊熊燃燒,點燃起民眾難以遏製的憤怒。”
“從貨幣的超發到吸納再到蒸發,這個被忽略的路線,主導著很多國家的資本市場趨勢和經濟大趨勢。”
“現在及以後,人類都不得不為持續超發的貨幣付出代價。……財富快速縮水的風險正在以比氣候變暖更快的速度到來。……全球所有政府及相關機構,都在遮掩貨幣超發的事實,在渾然不覺中,攫取著民眾辛苦創造的財富。”
“為何在國內通脹壓力日益增大的同時,即人民幣對內貶值的同時,對外尤其對美元卻在快速升值呢?……在國內投放基礎貨幣來儲備美元等外彙,必然造成這種局麵。”
“美國等發達國家,在過度信貸支撐的情況下,才能與中國的出口相對接,消耗掉中國過剩的產能。在次貸危機後,由於美國消費者已經透支了未來若幹年的消費,他們的消費能力今非昔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仍然大規模地進行投資,一旦這種供應能力在未來釋放出來,產能過剩的嚴重局麵情何以堪?……在通貨膨脹之後,中國將步入輸入型通貨膨脹與國內的通貨緊縮共存的經濟形態!”
“一方麵,美國要實行弱勢美元政策,另一方麵,又要確保美元獨步全球的霸權地位不動搖,就隻能通過襲擾唯一能和美元相抗衡的歐元,或者誘發其他相關經濟體的危機來實現,即通過引發其他經濟體的危機來強化美元的唯一強勢地位。”
“這就意味著,人民幣不僅對歐元升值,對美元也必然升值……另一個環節,將在未來出現,即通過引發日本債務危機的方式,迫使日元快速貶值,導致人民幣相對日元也快速升值。”
“這種危險布局的邏輯是:先逼迫人民幣升值,導致大量出口型製造企業因虧損而破產倒閉,這其中包括許多優質企業,而後,再推動人民幣大幅貶值,以推高在中國泡沫和套利中獲取的暴利,收購中國的優質企業、人民幣資產、資源……這正是人民幣升值之血。”
上述文字僅僅引自本書的第一章。而類似的這些既透徹辨析又大聲疾呼的文字,遍布於全書各個章節。也許,對這些見解,圈內某些自負的專業人士會聳起肩膀說,我早就知道,沒什麼新鮮;而某些習慣於報喜不報憂的官員則更會視之為“烏鴉嘴”式的預言,但它對於大多數國人——從決策層到普通民眾,卻不啻為一道劃破陰翳的閃電、刺疼耳鼓的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