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俾斯麥——不是隻有鐵和血(36)(1 / 1)

當晚7點,波茨坦教堂鍾聲齊鳴,無數白鴿飛向天空。由於時值盛夏,此時的柏林還是亮如白晝,“慶賀德意誌皇帝陛下凱旋”宴會在波茨坦無愁宮隆重舉行,宰相俾斯麥伯爵親自主持典禮。

在英、俄、奧、西各國使節來賓致賀辭後,巴伐利亞國王、薩克森國王、巴登大公爵、不倫瑞克公爵、羅伊斯侯爵和呂貝克市長先後致頌辭,然後威廉皇帝宣布封賞有功之臣。

帝國宰相兼普魯士宰相俾斯麥伯爵晉升為侯爵,普魯士總參謀長毛奇將軍晉升為元帥,等等。

自從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之後,或者幹脆說從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解體之後,德意誌作為一個國家,總算是第一次統一起來了。盡管不算完整(奧地利被排除在外),但畢竟是統一了德意誌絕大多數的邦國和自由市。從此以後,這個國家將爆發出極為強大的生命力(以及同樣強大的破壞力)。

從現在開始,我也總算能夠用“德國”這個國家的名字來代替“德意誌”這個地區的名字了。

統一德國,俾斯麥居功至偉,可是,這可遠遠不是俾斯麥一生的全部貢獻。接下來,他還有20年的政治生涯,而他在此期間的所作所為也構成了德國當時的主要事件,所以,還得麻煩各位繼續聽我接著聊俾斯麥。

新統一的國家全名叫“德意誌帝國”,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法理延續,又叫“德意誌第二帝國”。這是一個聯邦製的帝國,柏林方麵負責全國的軍事、外交事務和憲法的執行,普魯士、薩克森、巴伐利亞等各個邦仍然保留自己的內政自主權和一定的立法權,經濟上則依然靠德意誌關稅同盟來維係。直到帝國解體,關稅同盟才隨之解散。

作為帝國宰相,俾斯麥就要領導一個空前強大,也空前複雜的新政府了。隨後的這20年,也就成了俾斯麥兼顧內政和外交,在國內外各種力量之間縱橫捭闔,長袖善舞的20年。

(6)

先說說內政方麵吧!

1871年3月,帝國議會重新選舉,天主教的中央黨贏得了下院全部382個議席當中的63席,一舉成為僅次於民族自由黨的國會第二大黨。

(本章完)